游客
题文

雨热同期状况会直接影响一个地区农业生产的耕作方式,气候学上通常用≥10℃积温(以下简称积温)和降水量的配合程度来表示。6~8月积温和降水量占全年比越高表示雨热同期集中程度越高。读表,完成第下列问题。

四地相比能正确反映本地区雨热状况和集中程度的是(   )

A.江淮地区6~8月积温集中程度高,全年降水多
B.西北地区6~8月降水集中程度低,全年积温高
C.西南地区6~8月雨热同期集中程度低,全年降水少
D.东北地区6~8月雨热同期集中程度高,全年积温低

不同地区应根据雨热配合状况因地制宜开展农业耕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全年适宜种植耐旱喜温的作物
B.西南地区夏季适宜种植生长期长的作物
C.江淮地区全年适宜种植水田灌溉的作物
D.东北地区夏季不适宜种植喜温喜水作物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显著的地区在

A.中、高纬度地区 B.中纬度地区
C.中、低纬度地区 D.高、低纬度地区

运用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回答27~28题。
形成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异规律的基础条件是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海陆差异

我国北方自东向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这体现了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

读图,回答25~26题。

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A.大气环境 B.地壳运动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D.地理环境的复杂

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储存在

A.大江大河
B.地下含水层
C.南北两极地区
D.平原地区

一般来说,布局城市的理想环境是

A.山区河谷地带 B.平原地形 C.高原地形 D.丘陵地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