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如下图)。
请回答:
(1)根据下图的实验,探究得出燃烧的条件是 (填①、②或③)。
(2)实验时如果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少量酒精在桌上着火燃烧,最好的灭火方法是 ,所依据的原理是 。
“民以食为天”.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对维持人体的生长反应和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1)如图是调查小组进行调查活动时准备的午餐.
从均衡营养的角度看,你认为他们的午餐中缺乏的营养素是 .高钙饼干中的“钙”指的是 .
淀粉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为:
.X的化学式为 .
(2)本次调查活动的任务是:取样并请专业机构协助检测某水库的水质.调查报告如表:(表中“↑”表示高于正常值)
序号 |
项目 |
检测结果(mg/L) |
评价 |
1 |
悬浮物 |
80 |
↑ |
2 |
pH |
6.8 |
正常 |
3 |
总氮(以N计) |
40 |
↑ |
4 |
总磷(以P计) |
8 |
↑ |
5 |
﹣1) |
3 |
↑ |
①根据检测结果可知该水库水草疯长的原因是 .
②根据检测结果,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净水方案:
该方案中氯气的作用是 .除上述方案采用的净水措施外,还可以采用 方法净化水.
元素家族新成员﹣﹣鉨(nǐ)
2016年6月8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正式发布113号等四种新元素的英文名称和元素符号。2017年5月9日,我国发布了这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113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Nh,中文名称为“鉨”。图中,甲为鉨原子结构示意图,乙为铝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中x= 。
(2)鉨元素与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 。
(3)在化学反应中,鉨原子形成离子的符号为 。
(4)根据鉨和铝的结构,理论上鉨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试预测鉨可能与哪些物质反应?(写出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 。
我国古代的物质文明华夏民族在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方面有着辉煌的历史。
①东晋《抱扑子》中记载:“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曾青”即硫酸铜溶液)。
②战国《周礼》中记载;“煤饼烧砺房成灰”(“砺房”即牡砺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将“灰”溶于水可制得沤浸树皮脱胶的碱液。
③元代《庚道集》中记载:“点铜成银”(即单质铜与砷熔合形成银白色的物质)。
请运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l)在①~③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填编号)其中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①中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中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而促使变化发生的微粒是(写出微粒符号) 。
(3)②中“灰”溶于水的变化中,其能量的转化形式是 。
(4)③中的“银”是否属于合金? 。
水是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我们应该了解有关水的一些知识。
(1)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填编号);
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③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④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2)有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能量变化角度看,该反应将电能转化为 能;
(3)在化学实验和科学研究中,水也是一种常用的试剂。极少部分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容易解离而得到H+和OH﹣,H+易与水分子形成水合氢离子(H3O+),与水分子相比,下列对水合氢离子描述不合理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B.微粒的构成发生了改变
C.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D.微粒的电子数发生了改变
(4)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同学配制溶液时,在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过程中,他俯视读数,这样配制得到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某物质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物和反应物共四种,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的质量如表所示。
物质序号 |
甲 |
乙 |
丙 |
丁 |
|
微观 示意图 |
|
|
|
|
|
反应前质量/g |
68 |
100 |
1 |
0 |
|
反应后质量/g |
0 |
x |
y |
z |
(1)由构成的物质中
所代表的元素的化合价为 ;
(2)表中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化学式);
(3)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一位同学在计算x、y和z数值的过程中,列出了以下等式,其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x+y+z=169 B.y+z=168
C.(100﹣x):z=32:64 D.(100﹣x):(y﹣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