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钠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 B.质子数为11 |
C.最外层电子数为1 | D.核外有3个电子层 |
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中,正确的是
A.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和合金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
B.加入肥皂水可以将硬水软化 |
C.随意丢弃不可降解的废旧塑料袋,会造成“白色污染” |
D.治疗胃酸过多症可服用熟石灰 |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制造舞台云雾“仙境” | B.冰雪融化 |
C.钢铁生锈 | D.利用活性炭脱色除臭 |
下列实验设计及操作,其现象足以说明结论的是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A |
在某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在滤液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 |
出现白色沉淀, 酚酞不变红 |
该氢氧化钠溶液一定部分变质 |
B |
将浓盐酸和大理石反应放出的气 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石灰水始 终未浑浊 |
该石灰水 一定变质 |
C |
向滴有酚酞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的 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 |
红色褪去 |
氢氧化钠与盐酸一定发生了反应 |
D |
将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扣 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中 |
试管内液 面上升 |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反应 |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
B.向等质量的镁、锌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
C.向20℃时NaCl饱和溶液中加入KNO3 |
D.向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 |
|
A. |
H2 |
HCl |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
B. |
KNO3 |
Ba(NO3)2 |
加适量的Na2SO4溶液,过滤 |
C. |
CO2 |
CO |
通入适量O2,点燃 |
D. |
CaCl2 |
CaCO3 |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