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正确表达宗法制内涵和特点的材料,不包括
A.“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 | B.立子以贵不以长 |
C.“立嫡以长不以贤” | D.“兄终弟及” |
“印度对中国的贸易价值主要的确又来自鸦片贸易,没有印度贸易,董事会不可能这样顺利地为国内开支取得大量汇款;英格兰商人也不可能得到现在那么大量的茶叶而不需要向中国送出大量的白银。”这表明鸦片走私的直接作用主要是( )
A.增加了英国政府的财政收入 |
B.扭转了对华贸易逆差 |
C.打开了中国市场大门 |
D.扩大了英国对华商品输出 |
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陈旭麓所说的“轰”是指()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鸦片战争 | D.甲午中日战争 |
从此“军机成为最大的枢密,参与军机的谋臣成为重臣,渐渐与文官之首(丞相)分位”。由此可知()
A.秦朝置三公成功地分割了相权 |
B.宋代有效地分割了丞相的军权 |
C.唐代三省制度提高了行政效率 |
D.清代军机处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
合肥一六八中学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越历史隧道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其中的台词有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它是()
A.秦始皇:“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 |
B.唐太宗:“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 |
C.明太祖:“我设立内阁,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 |
D.雍正帝:“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 |
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
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