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的《海国图志》说:“机房织造不用手足,其机动以火烟,可代人力。以羊毛与棉花纺成洋布、大呢、羽毛皆自然敏速。……其广推贸易之法,有火轮船航河驶海,不待风水。用火车往来,一时可行百有八十里。”这表明《海国图志》
| A.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 | B.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 |
| C.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社会现状 | D.有利于打破闭塞自大的思想藩篱 |
“将达尔文的学说应用到社会舞台的做法,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它还是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根本原因在于它对最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适应。”下列各项中不能支撑材料观点的是
| A.为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提供了科学依据 |
| B.以俾斯麦“铁血政策”为代表的民族主义勃兴 |
| C.为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和帝国主义提供了理由 |
| D.经济生活中资产阶级反对政府对经济的任何干预 |
古代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时曾说:“穷人处死或流放他们的反对派,将同等的社会权利赋予其他所有人,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在政府中担任职务,从而开始实行由多数人统治的民主制。”这表明雅典的民主政治
| A.没有改变贵族专政的本质特征 | B.体现了自由、正义和平等理念 |
| C.实现了社会成员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 D.是古代世界最完美无缺的政治制度 |
观察两组数据。第一组:鸦片战争之后短短的几年,据估计英国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其中棉纺
织品增加了4倍多。第二组:1855年以前时的十多年间,英国对华工业品贸易始终在200英镑左右徘徊,l853年中国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价值只有0.75便士。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中国开口通商后,英国对华贸易额逐年保持较快增长 |
| B.中国开口通商后,外国的商品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不大 |
| C.因为以前的贸易额很小,英国输华商品在鸦片战争后头几年成倍增长 |
| D.两组数据所能得出的结论是相互矛盾,可能其中一组数据有错误 |
有史家指出,没有政治现代化,则军事、科技等方面的现代化往往是徒劳,这便是甲午失败的最基本的原因,至于多开两炮,少打两炮,那是小事也。依其观点,可能对以下哪一条建议的评价相对较高
| A.重筹国防,以图将来 | B.惩处腐败,整顿吏治 |
| C.抓住时机,全面变革 | D.取缔洋教,传播国学 |
下图是《天王送子图》(唐,仿摹本)局部,又名《释迦降生图》,描绘佛祖释迦牟尼降生为悉达王子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朝拜大自在天神庙时诸神向他礼拜的故事。从中可以看出的深层历史信息是
|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 B.人物服饰的贵族化 |
| C.人物服饰的世俗化 | D.中国文化的佛教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