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海滨城市一所学校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实地考察了学校附近的一座山地。研究小组从M地(左图)出发,在考察过程中,起初空气潮湿,气温每百米下降0.8℃。某一高度后,空气逐渐干爽,气温每百米下降0.5℃。翻过山顶往山下走,气温每百米升高1℃。气温与所能容纳水汽的关系如(右图),回答下列各题。到达B地时的气温为:( )
A.22℃ | B.24℃ |
C.26℃ | D.28℃ |
题中描述“某一高度后,空气逐渐干爽”,该高度海拔为:( )
A.500米 | B.600米 |
C.800米 | D.1000米 |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四条河流中,流量最稳定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城市近年来人口增长较快,其主要原因是
A.自然增长率高 | B.该地区环境好,吸引老年人口 |
C.文化教育水平高,吸引国外人口 | D.靠近邻国,贸易人口增加较多 |
图中②城所在地正处于区域发展阶段中的
A.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阶段 | B.工业化阶段 |
C.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 D.资本主义阶段 |
读世界某区域地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 N 地与 Q 地相比,N 地气温较高,其原因不正确的是
A.纬度位置相对较低 |
B.山脉阻挡了冷空气 |
C.暖流增温增湿作用 |
D.地形为平原,地势更低 |
下列有关输油管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穿过地区冻土广布,生态脆弱 | B.气候寒冷,水源缺乏 |
C.地势起伏大,穿越山河 | D.石油输往北部,便于海上运输 |
读世界某地区局部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字母A、B两地洋流的性质分别为
A.暖流、暖流 B.寒流、寒流
C.寒流、暖流D.暖流、寒流字母C处气候的特征为
A.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
B.冬季高温少雨、夏季低温多雨 |
C.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
D.全年温和多雨 |
字母D处山脉东西两侧自然现象有所不同,表现为
A.降水东侧大于西侧 |
B.温度东侧高于西侧 |
C.东侧为热带雨林气候,西侧为热带草原气候 |
D.东侧为水稻种植业,西侧为混合农业 |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中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山脉主要分布在北部。图B表示图A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某地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题。
判断图B可能是图A(甲、乙、丙、丁)中的某地以及制约该地农业生产的最主要气候条件是()
A.甲、 温和湿润 | B.丙、 光照充足 |
C.丁、 雨热不同期 | D.乙、 市场需求量小 |
据估计,2000~2050年美国人口将净增加1.58亿,比上个50年净增加的人口多3000万人。美国快速增长的人口主要来自
A.外来移民 | B.自然增长 |
C.人口流动 | D.领土扩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