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我国某城镇发展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位于老城区东南的码头选址考虑因素( )
A.码头位于河流凸岸,不易淤积 | B.码头位于河流凹岸,不易淤积 |
C.码头对面有沙洲,利于避风 | D.码头受水流冲击小,航行安全 |
随着新城区的建成,区域交通格局改变,待建码头的主要作用是( )
A.实现各类交通有效衔接 | B.减轻城镇人口压力 |
C.拉动城镇向西迅速扩展 | D.完善区域城镇体系 |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民用地比例时空分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曲线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
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 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
C.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 | 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
2005年与l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处( )
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 |
B.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
C.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
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
我国西藏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小于2人,长江三角洲每平方千米则大于500人,关于两地的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影响两地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 |
B.长江三角洲人口密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较发达 |
C.两地环境的人口容量都已达到极限 |
D.两地人口数都远远低于环境人口容量,都存在资源开发不足现象 |
下图为社会发展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规模示意图,①为城市间人口迁移,②为城乡间人口迁移,③为开拓式人口迁移(与土地扩张相伴的人口迁移)。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人口迁移类型与其主要成因的正确组合是()
A.①—耕地面积的变化 |
B.②—经济全球化 |
C.②—城乡经济差异 |
D.③—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
目前发达国家人口迁移规模特征处于()
A.甲时期 | B.乙时期 | C.丙时期 | D.丁时期 |
18-20岁是高考适龄人口,从2000年至2008年,全国高考适龄人口持续增加,2009年是中国高考的转折年。下图为2000年和2009年10岁至20岁广东省和山东省的人口金字塔图。据图回答下题。
下列有关广东和山东两省高考适龄人口叙述正确的是()
A.广东省2000年的高考适龄人口总数小于山东省2000年的高考适龄人口总数 |
B.2000年和2009年相比,山东省高考适龄人口下降最多的是19岁的高考适龄人口 |
C.广东省2013年高考适龄人口总数将出现大幅度下降 |
D.2009年以后几年山东省高考适龄人口数递减速度快于广东省 |
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2001—2005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
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 | B.更多的休闲时间 |
C.更高的收入 | D.更优的自然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