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美色和美味作为标准是消费者选择食品的传统方法,超市中的苹果干、梨干如果是褐色,就少人问津,转而购买那些含添加剂处理过的洁白或淡黄色的产品;在现代工业生产的食品中,食品添加剂可以说无处不在,添加剂是现代食品行业快速发展的支柱。在我国,已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20多类约2000种,使用都有严格限量标准。添加剂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滥用。
材料二:2013年7月,“浙江食品安全百日大整治”正式启动,整治行动号称史上最严厉:最严格的准入、最严格的管理、最严厉的处罚、最严厉的问责。整治的重点是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
材料三: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的不断提高,从化妆品到食品,从建材到家具等领域都已逐步引入了“无添加”的概念,研发“无添加”产品成为企业追求绿色环保健康的发展方向和时尚。
(1)运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三则材料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运用“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知识,评析“政府必须严控非法添加,只要整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食品就安全了”的观点。
材料四: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3.7%,已达到预期目标,而发达国家城镇化率一般达到80%。2013年12月15日至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主题之一便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调整相适应;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严格把控城镇化的质量,注重科技、管理、创新的综合效应;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3)结合材料四,运用“围绕主题、抓住主线”相关知识对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出合理化建议。

科目 政治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氏族制度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咖啡”、“芭蕾”、“沙发”等一些外采语已被汉语成功吸纳。近些年来,“OK拜拜”、“雷人”、“粉丝”、“介素虾米东东”等用语渐趋流行。对于外来语、网络语、中英文混用语,有人认为这是使用者个人的自由,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无须干涉;有人则认为这是语言使用的游戏化、粗鄙化.是对汉语规范性、纯洁性的侵蚀和亵渎.必须取缔;也有人认为需要具体分析它们是否符合汉语发展的内在规律,再决定取舍。
结合材料,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在我国,法律法规对行政裁量权规定了一定的范围和幅度,但有的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执法基准,这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裁量权提供了可能。比如,道路交通法处第99条规定,机动车行驶超速的罚款从200元到2000元,执法人员应根据案件际情况合理作出处罚。而在实践中,出现了诸如本应罚款300元,执法人员却因素质、心情等因素罚款1000元的现象,群众对此非常不满。规范行政裁量权,为政府权力设限,增强政府的公信力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在这一背景下,一些地方政府主动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规范行政裁量权的办法。经过一段时间,这些地方政府依法行政水平上了一个台阶。规范行政裁量权的做法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政府权威进一步提高。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说明地方政府对权力自我设限的做法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提高了政府权威的道理。

(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扫墓、踏青、折柳、洙浴、吟咪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

看漫面,回答下列问题。

注:本题漫画根据方成的《洗澡》改编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应如何交流、借鉴与融合?

(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H企业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念、人才观念和团队精神,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有力地支持和保障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结合材料,从文化的作用和文化影响的特点,说明企业重视自身文化建设的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