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
[看成就]十年来,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香港、澳门回归,走上了同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宽广道路,“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
[说问题]必须清醒看到,我目前发展中不平衡、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等。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认真加以解决。
[提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2)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九年级思想品德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看成就]中我国取得了哪些成就?取得这些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说问题]中各种问题的存在反映了我国怎样的基本国情?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谈谈现阶段的中心工作是什么?为什么?
(3)[提要求]中“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最根本的是怎么做?结合《拥护党的领导》说说为什么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分析说明题
材料一:2014年6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
材料二:2014年9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阅读以上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二中的"大众创业"反映了我国倡导的富民政策是什么?
(2)我国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3)在这个鼓励创业和创新的时代,作为祖国新一代的接班人,我们应如何做?
分析说明题
材料一: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重大任务等。2014年1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确定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
材料二: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需要全体公民的积极参与。2014年12月9日,中央国家机关举报网站正式开通,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更广泛的途径。
阅读以上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什么?
(2)公民除了通过新闻媒体行使监督权外,还可以采取哪些正确方式?
(3)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给我们青少年提出了什么要求?
坚强的意志是战胜挫折的最可靠保证,你打算如何磨砺自己坚强的意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什么?
材料一:为适应国际经济的新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00多年来,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此称为“丝绸之路”。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
材料二:一年来,我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布局足音铿锵:“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枢纽建设国际交流会”在郑州举行;郑州洛阳被列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郑州航空港试验区发展突飞猛进;郑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河南与经济带沿途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的桥梁通道更加便捷。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广大网民热议“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并纷纷点赞,请你分析点赞的理由。(三个方面,6分)
(2)融入“一带一路”,让河南焕发光彩。我们中学生该如何做?(两个方面.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