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今年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要真枪真刀推进改革,为今后几年改革开好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出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深化改革的政策措施,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推进铁路工程建设、金融、能源等领域对民间资本开放。
材料二:2014年2月15日出台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要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引导它们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1)从“生产与经济制度”角度,分析材料中我国出台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深化改革的政策措施的依据。
(2)从“基本经济制度”角度,说明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为什么要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

科目 政治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氏族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表明,经济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往往会对经济结构产生“洗牌效应”,为一些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安徽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实施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将文化产业作为实现崛起的支柱产业之一,着力培育软实力。2008年以来,全球性金融危机“寒风劲吹”,安徽文化产业却凭借“厚积薄发”的底气,抢抓机遇,逆势而上,成为江淮大地加速崛起的新引擎。
结合材料,说明安徽省发展文化产业的做法是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性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0年10月26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京通报了3例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的病例。 “超级细菌”NDM-1有蔓延全球的趋势,美国3个州和加拿大也出现感染个案;医学界专家表示,细菌正在蔓延,但超级细菌不会直接在人和人之间传播,呼吁各国设立监控系统,检测入院人士,合力追踪病菌蔓延情况,并呼吁民众注意个人卫生,不要滥用抗生素。因此,对于“超级细菌”, 医学界专家表示还是可防、可控、可治的,不必过于惊慌。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客观的规律性和普遍性的要求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草案)与此前的规划有着很大区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富”,“十二五”规划定调“民富”。有关专家认为,全会把“民富”作为目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是要进一步改善人民收入的整体水平;二是要缩小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因此,“优化调整收入分配格局,藏富于民”应成为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从“国富”到“民富”转变的理论依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圆明园是我国古代园林和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1860年被英法联军大肆抢劫后焚毁,现在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址。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圆明园遗址保护和重建方案的争论充分展开,目前主要有原址整体复建、原址部分复建、遗址附近复建、异地重建等观点。
选择方案的过程也就是权衡利弊的过程。简述其中所体现的利与弊的辩证关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流动人口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渴望与市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强烈期盼改善工资待遇、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子女入学、住房等状况。从社会管理 的视角看,引导人口有序迁移,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创新社会管理,是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亟待解决的课题。
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需要坚持的方法论原则。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