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丰价廉”和“物美价廉”分别表明了( )
A.供求与价格互相制约,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最佳结合 |
B.供求与价格相互制约,商品的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关系 |
C.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最佳结合,供求与价格相互制约 |
D.商品的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关系,供求与价格相互制约 |
右面漫画启示我们()
A.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转化 |
B.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必然有不同的认识 |
C.要正确面对自己和他人 |
D.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因人而异 |
有人认为“做自己有能力做的事是智者,做自己不能做的事是愚痴”。这一观点()
①认识到发挥主观能动性要量力而行②没有用发展的观点想问题办事情③符合辩证否定观的要求④坚持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一个多元文化交流的盛会。回答1-3题。
1.上海世博会上异彩纷呈的外国馆纷纷嵌入中国元素,异域风情和中国元素交相辉映,促进世界的开放、合作、互利、共赢。这一盛会并不意味着()
A.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C.世界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渗透与融合
D.文化交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
2.上海世博园的山东馆采用雕塑的语言,蓝色曲线的造型,又融合山的厚重与海的灵动,勾勒出“海岱交融”的风貌与意境,让观众在宽松、愉悦的馆区环境中体验“登泰山观日,听圣贤教诲,到齐鲁人家做客”的情境。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②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③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④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才能永葆文化生命力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D.③④
3.历届世博会各国展馆的设计都遵循“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理念,将最耀眼的本土文化呈现给世人。这一理念蕴含的哲理是()
A.部分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B.意识的主动创造性与自觉选择性相统一
C.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大地震。面对突然的灾难,藏族、汉族及其他各民族群众挺身而出,生死相依,互帮互助,迅速展开自救、互救。面对巨大灾难,全国各族人民心手相连,共同帮助玉树人民抗御地震天灾。全国各族人民患难与共抗击玉树地震的重要原因在于()
①中华民族有血脉相连的亲情②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③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④我国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 | D.① |
汇率变化是影响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回答1-2题。
1.下图是2008年2月1日~29日人民币与美元和欧元的汇率走势图。从图中人民币汇率变化的趋势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人民币汇率升高B.外汇汇率升高
C.有利于我国对美元区国家的出口 D.有利于我国对欧元区国家的出口
2.2009年10月西方七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再次要求人民币升值。对此,温家宝总理指出:我们的目标是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人民币币值的基本稳定,这是由中国自己决定的,任何国家不能对人民币升值或贬值施加压力。我国政府的态度表明()
①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②维护国家间共同利益是我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③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独立权④我国推进政治民主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