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是党中央“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压力,考虑子孙后代的利益,我国加强了对稀土资源开采和出口的管理。中国政府正当合理的行为,却招致了美日欧三方2012年3月13日的无理行动——将中国政府告上了世界贸易组织。令人费解的是,同样是稀土储量丰富的美国,在稀土资源的开采上,一直处在停滞状态。面对他们的横加指责,动不动以制裁相威胁的无理做法,我国不为所动,坚定不移地贯彻相关政策。
(1)揭示材料一、二蕴含的经济信息。
(2)如果你是一家投资咨询公司员工,请你结合上述材料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我国环保产业投资前景做出科学预测。
截至2010年1月7日,我国已累计完成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5351万人。此次疫苗的生产、接种费用都由政府支付,此项财政支出来源于税收收入。
请问:税收的本质和作用是什么?
上海市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于2009年9月在沪签订了《推进上海市文化产业发展合作备忘录》,国家开发银行今后5年将融资300亿元,推动上海文化创意经济发展,努力建设文化大都市。
请运用经济知识简要回答,上海市政府为什么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幸福指数是反映社会民众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
请问:哪些因素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社会生产是社会存在的基础,也是一个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础。
请问: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如何实现目的?
材料一 探访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那些曾经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
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而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
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材料二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也有各自
的民族特性。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共同熔铸了内容丰富、灿烂的中华文化。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2)根据第一问的回答,试分析其产生的重要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