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新特点是( )
A.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 | B.规定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
C.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 D.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 |
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 |
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这次“反思”使先进人士认识到必须
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 | B.彻底批判儒家传统思想 |
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 | D.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
1864年,有人称:“当今光气大开,远方毕至”,欧洲诸邦“胥聚于我一中国之中,此古今之创事,天地之变局,所谓不世出之机也”。这一“变局论”
A.奠定了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 | B.基本沿袭了传统的夷夏观念 |
C.反映了对西方文明的抵制态度 | D.反映了变法自强思想的出现 |
1862年,京师同文馆设立。该馆先后开设外语、化学、物理、各国史略、航海测算、富国策、万国公法等课程。据此判断,同文馆
A.标志着“西学东渐”进程开始 | B.致力于“变科举”、“改官制” |
C.为洋务运动培养新式人才 | D.旨在宣传“德先生”、“赛先生” |
《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它讲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该片投资超过两亿美元,2009年在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上映,首映当天全球票房就已达到两亿美元。这说明电影艺术
A.渗透了大国的强权意识和价值观 | B.折射出基督教文明的永恒生命力 |
C.纯粹是投机商人赢利性商业炒作 | D.能够唤起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