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8月,邓小平在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为此,我国采取的重大措施有( )
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③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写入宪法
④提出并实践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英国科学史专家丹皮尔在《科学史》中指出:“那时哲学与科学仍是混淆不清。连笛卡尔在为天文学建立一种力学理论时,也把它放在经院哲学的相反的观点和认为物质的本质是广延性的形而上学见解的基础上。牛顿摆脱了这些先人之见,实在是一种真正的进步。”牛顿的进步性主要在于
| A.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理论 | B.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理论基础 |
| C.破除了对宗教的信仰 | D.首次对自然规律进行理论性概括 |
下列语句体现“以民为本”的思想是
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②民者国之本也,财用所处,安危所系
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④君者仪也,民者影也,仪正而影正。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②③ |
1984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出的67号文件中规定:国有企业在完成指令性计划以后,超产部分的价格允许在不高于计划价格20%的范围内浮动。对于这种价格“双轨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带有鲜明的计划经济特征 | B.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特殊产物 |
| C.不利于调动国有企业的积极性 | D.使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一定生存空间 |
下列几组词汇,最能准确反映“过渡时期”这一特殊年代的是
| A.工业化、抗美援朝、三大改造 | B.一边倒、人民公社、另起炉灶 |
| C.大跃进、两弹一星、和平共处 | D.合作化、求同存异、三个面向 |
辛亥革命后兴起了“国货运动”。当时民族工商业者创国货品牌,在广告上推销自己的商品,如“大国耻,用人民的血来洗,小国耻,用五洲固本皂来洗”。“国货运动”在当时号称“文明排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 B.盲目排外,影响了学习外国 |
| C.引起了外国武力干涉 | D.强化了民众的极端民族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