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太阳路
小的时候,我们最猜不透的是太阳。那么一个圆盘,红光光的,偏悬在空中,是什么绳儿系着呢?它出来,天就亮了,它回去,天就黑了;庄稼不能离了它,树木不能离了它,甚至花花草草的也离不得它。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宝贝啊?我们便想有一天突然能到太阳上去,那里一定什么都是红的,光亮的,那该多好!但是我们不能;想得痴了,就去缠着奶奶讲太阳的故事。
“奶奶,太阳是住在什么地方呀?”
“是住在金山上的吧。”
“去太阳上有路吗?”
“当然有的。”
“啊,那怎么个走呀?”
奶奶笑着拉我们走到门前的那块园地上,说:“咱们一块来种园吧,你们每人种下你们喜爱的种子,以后什么就会知道了。”
到了园地,我们松了松土,施了施肥,妹妹种了一溜眉豆,弟弟种了几行葵籽,我将十几枚仙桃核儿埋在篱笆边上,希望长出一片小桃林来。从此,我们天天往园地里跑,心急得像贪嘴的猫儿。10天之后,果然就全发芽了,先是拳拳的一个嫩黄尖儿,接着眩耀分开两个小瓣。肉肉的,像张开的一个小嘴儿。我们高兴得大呼小叫。奶奶就让我们5天测一次小苗儿的高度,插根标记棍儿。有趣极了,那苗儿长①得生快,标记棍儿竟一连插了几根,一次比一次长②出一大截来;一个月后,插到6根,苗儿就相对生叶,直噌噌长得老高了
可是,太阳路的事,却没有一点迹象。我们又问起奶奶,她笑了:“苗儿不是正在路上走着吗?”
这却使我们莫名其妙了。
“傻孩子!”奶奶说,“苗儿5天一测,一测一个高度,这一个高度,就是一个台阶;顺着这台阶上去,不是就可以走到太阳上去了吗?”
我们大吃一惊,原来这每一棵草呀,树呀,就是一条去太阳的路吗?这通往太阳的路,满世界看不见,却到处存在着啊!
奶奶说:“太阳的路是陡峭的台阶,而且十分漫长,要走,就得用整个生命去攀登。世上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在这么走着,有的走得高,有的走得低,或许就全要在半路上死去。但是,正是在这种攀登中,是庄稼的,才能结出果实;是花草的,才能开出花絮;是树木的,才能长成材料。”
“那我们呢?”我说,“我们怎么走呢?”
奶奶说:“人的一辈子也是一条陡峭的台阶路,需要拼全部的力气去走。你们现在还小,将来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就得多爬几个这样的台阶,虽然艰难,但毕竟是一条向太阳愈走愈近的光明的路。”
(1)结合句意,分别说说文中两个加点“长”的含义。
(2)“天天往园地里跑”和“高兴得大呼小叫”分别表现了我们怎样的心情?
(3)通向太阳的路是一条怎样的路呢?(3)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伊丽莎白是那么喜欢听人唱歌,就像喜欢自己演唱一样。每当我给艾德里安铺好床后,她总是示意我去儿童游戏室。在那经过一天的活动后安静的、空荡荡的房间里,她自己坐在一张宽大的椅子上,让我坐在她的旁边,紧紧拉着我的手,声音颤抖地恳求:“给我唱首歌吧!”我怎么忍心拒绝这样的请求呢?我们面对面坐着,她能够看见我嘴唇的翕动,我尽可能准确地唱上两首歌。她呢,着迷似的听着,脸上透出专注喜悦的神情。我唱完,她就在我的额头上亲吻一下,表示感谢。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喜爱( )请求( )专心( )
反义词:热闹( )接受( )悲伤( )
(2)仿写句子,用上带点的词。
①伊丽莎白是那么喜欢听人唱歌,就像喜欢自己演唱一样。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她呢,着迷似的听着,脸上透出专注喜悦的神情。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紧紧”“声音颤抖”中你读懂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唱完,她就在我的额头上亲吻一下,表示感谢。”假如伊丽莎白用语言表达,她会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难忘老师的目光
人世间最美丽的是老师的目光。老师的目光是春风中第一声布谷鸟的歌唱,是夏日里红肥绿瘦的荷塘,是秋空中渐渐淡去的雁行,是冬雪中悄悄绽放的芳香。人世间最美丽的是老师的目光。以其无私和博大,在润物细无声的柔情中洗涤我狭隘而粗俗的性情。在你写满期盼的目光中我蹒跚而行。
在布满荆棘的山路上,我看到了你的目光,山路弯弯,沉甸甸的脚印早已弯了你的脊梁,你把目光锁在山崖上那棵凌风的小草,告诉我无限风光就在远方。在漫漫的长夜,我枕着无尽的孤独和迷惘在黑夜中摸索,是你的目光远送着我走进黎明。在这一刻世界总是变得如此的澄清,连心也成了一方默默的清潭,微笑着倾听着清晨的美丽。
在高高的蓝天上,我听到你的目光在说话,在我的翅边轻轻翕动。我用高飞的背影去接近你目光中的蔚蓝,生命在与风的升腾中获得了岁月的光环。
在烟波浩淼的大海上你的目光是鼓满我船帆的一阵风,载着我如离弦之箭驶向遥远的彼岸。在七彩的霓虹灯下,迷失了方向。是你的目光带着我穿越四季的喧嚣走向永不褪色的眷恋。你久久凝望的目光里,那股无比的亲切和豪情在心海中放歌。
老师的目光是那开荒的铁犁,默默地耕耘着一方漆黑的沃土把文明的种子播撒。老师的目光是那悠悠的小桥,桥的一端连着现实一端连着希望和梦想。老师的目光是那风筝上的线,你飞得再远再高,生命中的根总是系在大地上。老师的目光是那跳动的烛光,照亮人生中的困惑,照亮你前进的方向。
老师的目光是最醇最醇的酒,是最美最美的诗,最真最真的梦。啊!难忘老师的目光。
(1)为什么说“老师的目光是春风中第一声布谷鸟的歌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的目光是那风筝上的线,你飞得再远再高,生命中的根总是系在大地上。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真观察过你的老师的目光吗?你的老师的目光对你有什么作用?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月是故乡明
季羡林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
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大苇坑占了小村面积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颇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颇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茫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那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蓝天,心飞向故里。
(1)作者在异乡看到的月亮美妙绝伦,为什么他却认为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比不上故乡的小月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感情地朗读结尾句,你联想到哪些古诗?请默写两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文中的排比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文中引用的诗句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读一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______”画出文中描写作者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作者的心情。
(6)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别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骂:“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公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呢?
(1)在文中找出近义词。
偶然——( )只有——( )批评——( )
(2)把句子改为陈述句。
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外公分外爱惜,别人碰也碰不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表现了外公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习题。
太阳落山了
春天……太阳落山了,但是树林里还很明亮;空气清爽而澄彻;鸟儿叽叽喳喳地叫着;嫩草像绿宝石一般发出悦目的光彩……你就等待着。
树林内部渐渐黑暗起来了;晚霞的红光慢慢地沿着树根和树干移动,越升越高,从几乎还未生叶的低枝移到一动不动的、睡着的树梢……一会儿树梢也暗起来了;红色的天空开始发蓝。树林的气息浓烈起来;微微地发散出温暖的湿气;吹进来的风在你身边静息了。
鸟儿睡着了__________不是一下子全部入睡的,因为种类不同,迟早也不同:最初静下来的是燕雀,过一会儿便是知更鸟,接着是颊白鸟。
树林里越来越暗。树木融合成黑压压的大团块;蓝色的天空中羞怯地出现了最初的星星。鸟儿全都睡着了。只有红尾鸟和小啄木鸟还懒洋洋地发出口哨似的叫声……一会儿它们也静寂了。又一次在你头上发出柳鹰的响亮的叫声;黄鹂在某处凄惨地叫了一阵,夜莺开始歌唱了。你等得心焦了,忽然——但是只有猎人才能了解我的话——忽然从深沉的静寂中传出一种特殊的喀喀声和丝丝声,听见匆促而匀称的鼓翼声——就有山鹬优雅地斜着它们的长长的嘴,从阴暗的白桦树后面轻快地飞出来迎接你的射击了。
(1)根据文中的意思,分别写出鸟儿不同的叫声来。
①红尾鸟和小啄木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柳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黄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夜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众多的鸟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想象一下,“睡着的树梢……”中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什么,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认真地读读短文,从字里行间中你读懂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