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快乐阅读(16=4+6+4+2)。
乌龟借鼓
豹子在动物中是出了名的吝啬鬼。它有一面大鼓,从来不借给别人使用。一天,天神的母亲去世了,为了把丧事办得隆重点,,葬礼上需要一面大鼓。
“大人,豹子家里有一面大鼓。”仆人说,“可以派人借来一用。”
大象以为自己是大力士,满怀信心地去了,结果被凶恶的豹子赶了出来。
“我去借。”狮子不甘示弱。结果也是空手而归。
“硬的不行就来软的,我去试试!”狐狸以为自己能言善辩,会说动豹子的。结果,磨破了嘴皮子也没有用。
“这可恶的豹子,它是软硬不吃!
“连天神的面子都卷了,这也太过分了!”
动物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我去把鼓取来!”乌龟站了出来。
动物们哄堂大笑,连天神也忍不住笑了。也难怪,那时的乌龟不但长得小,连甲壳也没有,后背是软软的。
乌龟不慌不忙爬出神殿,来到豹子家。
“你也是天神派来的吗?”豹子吼道。
“天神能瞧得起我这小不点吗?”乌龟说。“我只不过是出于好奇,来这里看看。”“你想看什么?”豹子仍没好气地问。“天神做了面新鼓。”乌龟说,“那鼓可真大,天神藏在里面还有很大空隙。”
“他再大,也没有我这面鼓大。”豹子很不服气。“我看未必。”乌龟煞有介事地端详着豹子的大鼓,摇了摇头,“依我看,你这面鼓没有天神的大,它连你都装不下。”“胡扯!它怎么装不下我?我就试给你看!”豹子说着,真的钻进大鼓里。“大是够大的,可你的脑袋还露在外面呀!”乌龟故意装模作样地说。豹子把脑袋也缩了进去。“可你的尾巴还在外面呢?”豹子又将尾巴收进去。
乌龟眼疾手快,立即盖上了鼓盖,用绳子把鼓捆得牢牢的,并借着豹子在鼓中挣扎的劲,使大鼓滚动起来,一直滚到神殿门前交给了天神。
大鼓就这样被乌龟借来了,后来天神为了奖励乌龟,就送给了乌龟一样防身的东西,就是龟壳。
(1)根据短文把词语补充完整。
不(   )示弱       (   )堂大笑
煞有(   )事       装(   )作样
(2)从文中打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反义词:慷慨——(     )
简单——(     )惩罚——(     )
②近义词:讨论——(     )
空当——(     )立刻——(     )
(3)文中含有“看”的意思的词语是(     )、(     ),请再写两个这样的词:(     )、(     )
(4)去豹子那里去借鼓的都有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记叙文(写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童年的馒头
如今的幸福时光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那时候,妈妈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小学上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锅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妈妈起早摸黑地耕地,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空笼花。
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妈妈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妈妈一个,妹妹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妈妈也笑了。
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馍。开完典礼,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有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
回家的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皮也发出咕咕的叫声。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的那个。三两口下区,嘴里没有品出味来,馒头已不见。又走了一段,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怎么办?干脆,把妈妈的那个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妈妈平时不是把麦粑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稀粥吗?她说过,他不喜欢麦粑呀!
……
等我回到家,呆呆地看着手中的空空的荷叶,里面连馒头屑也没有了。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妈妈笑笑,没吭声。
呆立间,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回来了吗?你看我家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家来了!”
妈妈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带回来了!你看嘛——”妈妈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的蒸着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
二丫娘看看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那天晌午,妈妈把馒头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吗!”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我却哇的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联系上下文揭示下列词语的意思。
苦涩:
故伎重演:
本文是以()为线索安排材料的。
文中的“我”其实是个懂事的孩子,请用事例简要说明。(至少三个)
(1)
(2)
(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皮鞋匠静静地听着。(),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月亮越升越高,()。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2)强不执弱,众不劫寡,( ),()。
(3)老人满脸的风霜,和他谦卑的笑容,怄楼背影,也时常浮现眼前。这句话选自课文《》。
(4)默写《琵琶行》。

阅读理解
每个人一枚金币
儿子从小便有远大理想,但他(历厉)经千辛万苦,总是失败而归。他认为心中的目标(根跟)本难以达到。
父亲走到垂头丧气的儿子身边,问:“孩子,你为何放弃了你的追求,你当年不是充满了壮志(毫豪)情吗?”儿子说:“父亲,也许我心中的理想根本不存在,也许我向往的成功其实只是一个梦罢了……”
父亲鼓励他:“不,你的目标肯定能达到,也许它(既即)将出现在你的身边或者它已出现在你身边,只是你没有发现而已。”
孩子问:“在哪里,我为何总是看不到它的迹(象像)?”
父亲抓起一团沙土放在儿子手中:“孩子,这是一枚金币,我想送给你。”
儿子疑惑地望着父亲:“这是一把沙土呀。”
“对,这是一把沙土,但又是一枚金币。你把沙土松开看看……”
果然,在那团沙土中藏着一枚金币———显然,那是父亲放的。“你不能因为看不到金币就不承认它的存在。上帝也会送你一枚金币,它放在某个地方,你暂时没看到它,但你不能否认它的存在……”
勾出()中正确的字。
照样子写词语。
千辛万苦()()()
谈谈你对“你不能因为看不到金币就不承认它的存在。上帝也会送你一枚金币,它放在某个地方,你暂时没看到它,但你不能否认它的存在……”的理解。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月光曲》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的地方升起来。()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的大海。
按原文填空。
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句是()
①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
②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
③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它们是:
(1)
(2)
(3)
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没看见过的景象?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那条裤子温暖了我一生
在那个钞票紧张,布票肉票更紧张的年代,我们一直过着贫困而褴楼的生活。
我最好的一条裤子是姐姐穿小了送给我的,裤子的样式让我很难为情。那时候还只有男的穿前开门的裤子。女式的裤子都是侧开门的,“男女有别’让我不敢上厕所,实在憋不住了,就瞅个机会跑到教师专用小厕所里迅速解决问题。
一次我被一位高年级的数学老师逮了个正着。当我嗫嚅着把我的裤子展示给老师看的时候,他竟然什么也没说,只拍了拍我低垂着的脑袋就让我回教室上课了。
不久以后,我穿女式裤子的事还是被眼尖的同学发现了,并一时传为笑柄。
第二天,我坚决拒绝穿姐姐的那条裤子,换上一条破旧的裤子去了学校。没想到平时从不理我的文艺委员却在校门外拦住了我,很不好意思地说她有一条前开门的裤子不好意思穿,想跟我商量商量是否跟我换换。我当然大喜过望,从此那条裤子就松松地穿在了文艺委员的腿上。
后来我知道了文艺委员就是那位数学老师的孩子,而换给我穿的那条裤子花去了老师积攒了半年的布票。那条裤子后来穿破了,却一直整齐地叠放在我的衣橱里,看到它我就想起一位老师是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帮助了一个贫寒的孩子,并使他保留住了仅存的一点自尊。这点小小的呵护,温暖了我的一生。
根据形声字的特点,以及词语所在语言环境,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褴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嗫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的第二天指的是__________ ____
A.穿上女式裤子的第二天
B.数学老师发现后的第二天
C.被同学发现并传开后的第二天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理解“仅存的的一点自尊”的意思。
因为数学老师知道,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编造了一个善意的谎言。
因为我认为______________,所以我穿了文娱委员的裤子一点儿也不内疚。
因为数学老师一家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使我留住了仅存的一点自尊。
因为这条裤子使我留住了一点自尊,所以这条裤子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