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庆祝“六一”的晚会上,俩小朋友模仿的小品让我们都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 |
B.航天员以无所不为的勇气,顺利完成“天宫一号”与“神州九号”手控交会对接任务。 |
C.如何美化校园呢?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
D.盐城经济发展日新月异,高楼林立,美丽迷人,走在大街小巷,简直让人头晕目眩。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A.基因引发严重精神病解释了精神分裂症,忧郁症及双胞胎患同类精神病比例偏高。(句末加“的原因”) |
B.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东莞市交警支队加大了巡查整治的力度。(删除“不”) |
C.在这次教学研讨会上,老师们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删除“在……上”) |
D.这部作品塑造了几个共产党员的英雄事迹。(把“事迹”改为“形象”) |
下列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旧社会,奸商恶吏相互勾结,简直就是一丘之貉。 |
B.那个“留学博士”出版了一本《留学指南》,不学无术者趋之若骛。 |
C.别看他在你面前一本正经,其实是一个十足的伪君子! |
D.班会课正式开始,下面请老师为我们抛砖引玉。 |
请根据下面的文字、图片的内容和表达的需要,在横线处补全标题,最恰当的是( )
园外烧纸堵路
清明长假的第一天,人们纷纷来到福田陵园,祭奠已故的亲人。下面是有人在陵园内拍到的一组照片:
在陵园外,福田陵园停车场出口至西五环桥下,一些市民正在道路两旁烧纸钱。原本就已拥堵的进出福田陵园的交通,因为烧纸人群的聚集而变得更加缓慢。
A.园内张贴标语 | B.园内文明祭扫 | C.园内摆放鲜花 | D.琴声寄托哀思 |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条石阶小路折转而上,①。树并不很粗,却坚劲挺拔,都生长在石上。②;树冠顶部挑着几株青青的疏枝,在风中摇曳着。
A.①两边一色翠柏,铺满沟沟壑壑,枝枝蔓蔓,②树干破石而出,如迎风的大旗;树根缘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 |
B.①两边一色翠柏,枝枝蔓蔓,铺满沟沟壑壑②树干破石而出,如迎风的大旗;树根缘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 |
C.①两边一色翠柏,枝枝蔓蔓,铺满沟沟壑壑。②树根缘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树干破石而出,如大旗迎风 |
D.①两边一色翠柏,铺满沟沟壑壑,枝枝蔓蔓。②树根缘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树干破石而出,如大旗迎风 |
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山上有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有了这许多树,小屋就有了许多特点。树总是轻轻摇动着。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空气在山上特别清新,清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的是香!
A.选段中把“山”比喻成女子描画过的“眉”,又把山中的“小屋”比喻成眉梢的“痣”,不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的形状和颜色,又点染出小屋的玲珑小巧,让人联想到妙龄女子那妩媚动人的美好面容,给人一种具体、亲切之感。 |
B.选段中“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运用设问的修辞方法,强调了树对小屋的衬托作用。 |
C.选段中“点破”一词赋予小屋以人的行为,生动地写出了小屋的出现使山景充满生机,富有情调。 |
D.选段中“空气在山上特别清新,清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的是香!”一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因为心情畅快,在“清新的空气”中作者真的闻到了香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