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读《阿长与<山海经>》,我们了解阿长,卑微却让人怀念;读《背影》,我们看到父亲,在人生狼籍时,却用一个蹒跚(▲)的背影诠释父爱如山;读《老王》,我们听到,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作;读《台阶》,我们体验到了父亲,圆梦时坐在高台阶上的尴尬(▲)。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蹒跚( ▲ ) 尴尬(▲ )上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 改为 ▲ ▲ 改为 ▲
给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惆()怅涟yī()
根据注音用规范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古城南京,穿越历史的沧桑,于千回百转中,体味一场(gèn)古未有的仪式。13日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
如果说纪念,是因为那不能忘却的回忆,那么公祭,则是源于那不能(mǒ)平的伤痛。历史追(sù)到77年前的12月13日,从1937年12月13日到1938年1月,日军闯入南京城,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暴行之残忍,浩(jié)之悲痛,正如后来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法官要求美籍历史学教授贝德士估算大屠杀的人数时,他惶恐地说道:“南京大屠杀涉及的范围如此之广,没有人能够对它进行完整的描述。”(摘自国家公祭网)
请将下面一句话,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田字格内。
请将下面一句话,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田字格内。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综合性学习。
(1)读下面这则消息,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15字左右)。
昨天,全国假日办在新浪网、搜狐网等多家网站发布“关于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的调查问卷”,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意见。网上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你对现行放假安排是否满意”、“长假是否需要保留”、“小长假是否需要调休”等。有观点认为,此举很可能意味着已执行十四年的“十一长假制度”以及“调假制度”面临调整。不过记者注意到,问卷中并没有涉及公众的是否恢复“五一”黄金周的选项。(摘自《北京晨报》2013年10月11日)
(2)读下面图表,并从三幅图表中提取两点重要信息。
问题1:对现行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是否满意?
无所谓 |
不满意 |
满意 |
5.3% |
76.9% |
17.8% |
问题2:7天长假应不应该保留?
无所谓 |
不应该 |
应该 |
4.0% |
51.2% |
44.8% |
问题3:有无必要将1天的节日调借周末形成3天小长假?
无所谓 |
没必要 |
有必要 |
5.6% |
52.6% |
41.8% |
从上面三个调查问题中任选一个,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