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苏轼的《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一词,完成后面问题。
霜馀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颖咽。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注释】①清颍:指颍河,颍水,为淮河重要支流。②“醉翁词”是指欧阳修公元1049年(宋仁宗皇祐元年)知颍州到晚年退休居颖州时所作的词。③三五:十五日。二八:十六日。 ④“西湖”,词中指颍州的西湖。
“空听潺潺清颖咽”一句中“咽”字用得极妙,请加以揣摩。
下列对词句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佳人犹唱醉翁词”词美而情深,通过写颍州人对欧阳修的怀念,表达了词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B.“四十三年如电抹”,作者不由得慨叹时光无情,对先师的怀念有增无减,令人动容。
C.“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词人以露珠的流逝与月亮的圆缺慨叹时光飞逝、
人生无常,也是对前文“四十三年如电抹”的诠释。
D.“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四十三年过去了,现在能记得醉翁的人还剩下几个,恐怕只有这倒影在西湖水底的明月。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古诗赏析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____”。 体现全文主旨的“思”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鲜明不同的画面,你能理解这种不协调的用意吗?
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干戈”、“丹心”分别是什么意思?
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夜雪》。(6分)
夜雪
白居易
巴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这首五绝作于公元816年(元和十一年)。白居易时年四十五,贬任江州司马。
全诗短短二十字,无一字一句直接写写如何下雪。说说作者从哪些角度描写夜雪的?(3分)
“时闻折竹声”,看似平常语,实则意蕴无穷。请赏析一下它的妙处。 (3分)

阅读理解
(一)阅读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发挥想像,描绘上阕“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展现的画面。
下阕“秦皇汉武”指,“唐宗宋祖”指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句中,“风流人物”是指什么人?这一句表明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寒塘
晓发梳临水, 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 一雁度南楼。
全诗的第一、二句表现了秋水的什么特点?
“一雁度南楼”一句是如何表现诗人思乡之情的?(3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