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下,下列各组微粒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Kw/C(H+)=0.1mol/L的溶液:K+、Na+、SiO32-、NO3- |
B.0.1 mol/L AgNO3溶液:H+、K+、SO42-、I- |
C.加入苯酚显紫色的溶液:K+ 、NH4+、Cl-、I- |
D.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中:MnO4- 、Al3+ 、C2H5OH 、SO42- |
物质丙的生产路线(反应条件略去)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步骤(1)产物中残留的物质甲可用FeCl3溶液检验 |
B.物质甲和物质丙均可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反应 |
C.物质乙和物质丙均可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
D.步骤(2)产物中残留的丙烯醇不可用溴水检验 |
观察下列几个装置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装置①中阳极上析出红色固体 |
B.装置②的待镀铁制品应与电源负极相连 |
C.装置③中外电路电子由b极流向a极 |
D.装置④的离子交换膜允许阳离子、阴离子、水分子自由通过 |
常温下,把pH=3的H2SO4溶液和pH=10的NaOH溶液混合,两者恰好中和,则酸和碱的体积比应是
A.10∶1 | B.1∶10 | C.1∶100 | D.1∶2 |
下列化合物中,既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A.CH3CH2OH | B.![]() |
C.![]() |
D.![]() |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NaHCO3的水解:HCO3-+H2O=CO32-+H3O+ |
B.用银氨溶液检验乙醛的醛基: CH3CHO+2Ag(NH3)2OH ![]() |
C.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CO2+H2O+2C6H5O-![]() |
D.泡沫灭火剂的原理:Al3++3HCO3-=Al(OH)3↓+3C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