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下,在10 mL 0.1 mol·L-1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 HCl溶液,溶液的pH逐渐降低,此时溶液中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如图所示(CO2因逸出未画出,忽略因气体逸出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1 mol·L-1 Na2CO3溶液中:c(Na+)+c(H+)=c(CO32-)+c(HCO3-)+c(OH-) |
| B.当溶液的pH为7时,溶液的总体积为20 mL |
| C.在B点所示的溶液中,浓度最大的离子是Na+ |
| D.在A点所示的溶液中:c(CO32-)=c(HCO3-)>c(H+)>c(OH-) |
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有
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②0.1mol/L乙溶液中
0.1mol/L;③向丙溶液中滴入
溶液有不溶于稀
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甲溶液含有![]() |
B.乙溶液含有![]() |
C.丙溶液含有![]() |
D.丁溶液含有![]() |
在5NH4NO3====2HNO3+4N2↑+9H2O的反应中,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的质量之比是()
| A.5:3 | B.3:5 | C.5:4 | D.1:1 |
若(NH4)2SO4在强热时分解的产物是SO2、N2、NH3和H2O,则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N原子数之比为( )
| A.1∶4 | B.1∶2 | C.2∶1 | D.4∶1 |
阅读、分析下列材料:
|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密度/g·cm-3 |
溶解性 |
| 乙二醇( C2H6O2) |
-11.5 |
198 |
1.11 |
易溶于水和乙醇 |
| 丙三醇(C3H8O3) |
17.9 |
290 |
1.26 |
能跟水、酒精以 任意比互溶 |
试回答:将乙二醇和丙三醇相互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
A.蒸馏法 B.萃取法 C.“溶解、结晶、过滤”的方法 D.分液法
某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则此溶液中Na+与H2O的个数比为( )
| A.1:10 | B.1:20 | C.1:11.5 | D.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