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反应:N2(g)+3H2(g) 2NH3(g) ΔH=-92.4 kJ·mol-1,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升高了温度 |
B.t2时使用了催化剂 |
C.t3时增大了压强 |
D.t4时降低了温度 |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CO、H2、O2共16.5g和足量的Na2O2,用电火花引燃,使其恰好完全反应,Na2O2增重7.5g,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质量分数是()
A.54.5% | B.40% | C.36% | D.33.3% |
一块11.0 g的铁铝合金,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后合金完全溶解,然后加H2O2至溶液中无Fe2+存在,加热除去多余的H2O2,当加入200 mL 6 mol ·L―1 NaOH溶液时沉淀量达最大值,且所得沉淀质量为26.3 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合金中铁的质量为5.6g |
B.合金与稀硫酸反应共生成0.45molH2 |
C.该合金与足量的氢氧化钠反应,转移的电子0.6mol |
D.所加的稀硫酸中含0.6molH2SO4 |
将一定量的CO2气体通入2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中,在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产生的气体与HCl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气体的溶解和HCl的挥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O点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为NaOH、Na2CO3 |
B.常温下,a点溶液显碱性 |
C.标准状况下,通入CO2的体积为4.48L |
D.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5mol/L |
下列关于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FeCl2、NaI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再滴加少量氯水,溶液没有变为红色,说明还原性:Fe2+<I- |
B.检验AlNH4(SO4)2溶液中的NH4+:取样于试管中,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
C.检验Na2SO3和Na2SO4的混合溶液中的SO42-:先加足量稀硝酸,再加氯化钡溶液 |
D.验证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是CO32-导致的:先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再加硫酸溶液,红色褪去 |
下列情境中溶液的导电能力没有经过“先减弱后增强”变化的是(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
A.向饱和硫化氢溶液中持续通入SO2 |
B.向硫酸铝溶液中持续加入氢氧化钡固体 |
C.向Ca(HCO3)2溶液中滴加澄清石灰水至过量 |
D.向氯化铁溶液中持续通入S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