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回答问题。
“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   )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三江平原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有“北大荒”之称。经过多年开垦,“北大荒”已变成“北大仓”。据此回答问题:
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质量
②消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
③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④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三江平原沼泽面积广的原因是( )
①东北地区寒冷的气候和冻土的发育,使土壤中的水分不易排干
②降水较少,但洼地积水
③地势低平,雨水较多,每当夏季,水洼连串
④荒地多,人为影响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行署2008年11月2日报道,截至11月2日上午8时,经地方政府、当地驻军紧急救援,西藏山南历史罕见暴雪灾害中被困的3 000余名群众已有2 500多人被转移,另外500多名受困群众已与救援人员取得联系,生命安全得到保障,据此完成问题。
雪灾监测中主要采用的技术是(  )

A.RS B.GIS C.GPS D.电子地图

上述灾情统计和汇总分析评估主要是依靠(  )

A.RS B.GIS C.GPS D.数字地球

联合国最新统计显示,地表1/3面临荒漠化威胁,土地荒漠化每年给全球造成42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联大规定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抗击荒漠化日”。根据已学知识,回答问题。
下列自然特征中,本身不包含着荒漠化潜在威胁的是(  )

A.干旱的气候条件
B.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
C.人口激增
D.过度放牧

我国近50年来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原因是(  )

A.降水量减少,蒸发旺盛
B.人类生产活动与生活活动不当
C.臭氧层破坏
D.全球气温升高,蒸发加剧,使地面植被死亡

读下表我国某地区地貌类型比例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图。据此回答问题。

地貌类型
占土地面积比例
海拔
粮食作物
平原
20%
<200 m
水稻
丘陵
60%
200~500 m
水稻、冬小麦
中、低山
15%
500~3 000 m
春小麦、马铃薯
高山
5%
>3 000m

综合图表,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南地区

该地平原面积小,但耕地比重高的主要原因是(  )
①开垦历史悠久 
②地形平坦,便于开垦 
③人多地少,过度垦殖 
④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持续发展是基础。

A.经济 B.环境
C.社会 D.生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