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我国局部地区山脉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图中山脉两侧地形区景观的描述,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是(多选) ( )

A.①山南侧的高寒草原上常见成群的骆驼在觅食
B.②山南侧戈壁、沙漠广布
C.③山北侧水乡泽国、河网密布、沃野千里
D.④山东侧秋季稻谷飘香

(2)甲地区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大规模发展优质番茄种植和加工业。试分析该地区能生产优质番茄的主要自然原因
(3)对甲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应如何进行综合治理?
(4)试评价甲盆地太阳能资源的开发条件。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1985年7月—1990年6月我国人口迁移的原因结构,完成下列问题。

原因分类
占迁移人口的比重(%)
性别比
经济性原因
56.2
217.3
1.工作调动
11.5
268.4
2.分配录用
5.9
243.5
3.务工经商
24.3
223.8
4.学习培训
12.9
149.7
5.退休退职
1.6
603.9
家庭性原因
34.5
39.0
6.投亲靠友
9.9
75.9
7.随迁家属
10.4
67.4
8.婚姻迁入
14.2
9.7
其他原因
9.3
215.0
合计
100
123.1

(注:性别比是指平均每100个女性所相应的男性人口数量。如大于100,表明男性人数多于女性;若小于100,则说明男性人数少于女性)
(1)表中所列影响人口迁移的各种因素中,经济因素占迁移人口的比重是___________。其中又以___________人员比例最高,且该时期的人口流动与以前主要受___________影响不同,主要是___________。
(2)表中人口迁移的其他原因还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
(3)在所有经济性人口迁移中,就性别而言,___________性人口数超过___________性人口数;在家族人口迁移中,___________性人口数超过___________性人口数。这是由男性与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___________不同造成的。

读图“世界部分地区人口迁移示意图(19世纪以前)”,完成下列问题。

(1)当时人口迁出的地区主要是___________洲和___________洲。
(2)当时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是___________。
(3)当时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为___________。
(4)分析引起当时人口迁移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5)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流向)与战前是否相同?为什么?

读下图数据分析并回答问题。

(1)按世界人口容量是100亿,根据世界第五个10亿人口的增长速度,世界人口将在_________年达到饱和。
(2)按我国人口容量是16亿,根据我国199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进行计算,我国将在_________年达到饱和。
(3)当人口超过环境容量时,出现的后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目前人口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不同人群对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不同人群对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1)乐观者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悲观者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介于悲观者与乐观者之间,许多人认为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在_________亿左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