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中国及周边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处的气压值为 hPa;④处的风向为 。
(2)图中M、N两个锋面中,表示暖锋的是 ,表示冷锋的是 。
M、N两地可能出现降水的是 。
(3)若图中锋面N快速移至乌鲁木齐,乌鲁木齐将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
读北半球某地面水平气压分布图,回答问题。 (8分)
(1)就气压状况而言,图中A与B中低压中心是________,B与C中高压中心是________。(2分)
(2)若该地气压只受温度影响,则A、B、C中地面温度最高的是________。
(3)右图为沿AB作的剖面图,完成AB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气压值PA、PB、PA′、PB′的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___。
(4)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AB高空等压面状况的示意图是( )
(5)在图中甲处画出风向(请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
下图是某地等值线分布图,读后回答。(共10分)
(1)C点温度是 _____ ,D点海拔是 _______ ,C、D间的相对高度是_____ ,C、D两地的温差是 ______ 。
(2)AB间的水平距离约是 _____ 千米,如果在它们之间修一索道,其长度比水平距离 _______________(长或短)。
(3)若站在C点,能否直接看到D点?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 。
(4)图示范围内是否可能有永久性冰川?因为 _________________ 。
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是波,B是波,判读理由。
(2)右侧是地球内部圈层结构,D、F为分界面,D是界面,F是界面。
(3)F界面处,A地震波,B速度变化。这说明F界面以上物质状态为态,以下为态。
读地球公转中的二分二至图(甲图)和地球光照示意图(乙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所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____,为甲图中数字__________所代表的位置。
(2)地球由①到④运动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半球,并向__________运动。
(3)乙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4)乙图中A、B、C、D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的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5)当地球公转由③到①的过程中,A地昼长变化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地球公转由①到③的过程中,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_。
(6)乙图所示日期,B点的昼长为______小时,该地的日出时刻为地方时的______时。
下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光照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A 点是_________ 时,A 、B 、C 三点中自昼最长的是_______________ 。
(2)A 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 ,B 点的日出时间约为__________________ 。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
(4)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导致南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