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河流河口段是径流和潮流相互作用的区段,河口段水流做周期性往复运动。在一个潮流周期中经历涨急涨憩和落急落憩,其中落急是指潮流流速由最大降低为0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泥沙频繁地悬扬和落淤,前进和后退。下图为河口流速(指向下游)和含沙量过程线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河口含沙量最大时刻出现在(     )

A.涨急时刻 B.涨急时刻后2小时左右
C.落急时刻 D.落急时刻后2小时左右

在一个涨落全潮过程中,泥沙总的运移情况是(         )

A.向上游移动 B.向下游移动
C.在原地不动 D.向上游和下游皆有可能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小题。

图中P~Q两地间有一座桥梁,该桥和其下溪谷的高差最接近

A.10米 B.40米
C.80米 D.110米

当地环保部门在桥下采样检测水质量,发现高浓度的农药残留。这些农药最有可能来自下列哪一个地区?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为“江南丘陵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当该地区普降暴雨时,水位上涨最猛的是

A.①河 B.②河
C.③河 D.④湖

若a居民点遭受泥石流威胁,最佳逃生路线是

A.aK线 B.aL线
C.aM线 D.aN线

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学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下图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得知的是

A.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发量
B.溪谷的蒸发量;溪流的水深和流速
C.溪谷的台风降雨量;堆积物粒径大小
D.溪谷的坡度;堆积物粒径大小

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是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乙、戊

读沿图甲中E~F、M~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乙、丙,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该地的地形是

A.山峰 B.山脊
C.山谷 D.鞍部

①地比②地

A.海拔高,坡度大 B.海拔高,坡度小
C.海拔低,坡度大 D.海拔低,坡度小

③地位于④地的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甲、乙、丙、丁四地最可能形成瀑布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列两地间能够开凿渠道自流引水的是

A.从乙引水到丙
B.从丁引水到乙
C.从戊引水到甲
D.从丁引水到戊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