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甲地某日日出时间为7:20(北京时间),白昼长14小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如图所示(P<90°),甲地的位置可能为( )
A.65°N,100°E | B.45°N,85°E |
C.69°N,155°E | D.23.5°N,120°E |
结合甲地位置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①日到②日期间,地球自转的速度逐渐变慢 |
B.甲地在②日正午太阳方位可能位于正南或正北 |
C.甲昼长14小时的日期可能为④日 |
D.③日到④日,甲正午时的影长逐渐变长 |
采用小流域为单元的生态模型试验,可以检验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合理性。下表为降水量在60mm/30分钟时,“不同植被覆盖率林草措施减流减沙效益”表。读表后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径流量随植被覆盖率增大而增大 | B.径流量随入渗量减少而增大 |
C.产沙总量随入渗量增大而增大 | D.入渗量随植被覆盖率减小而增大 |
以下选项中属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范畴的是
A.增加绿地面积 | B.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
C.预防和治理污染 | D.发展科技、减少并消除文盲 |
读“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根据图上信息,判断图中b系统表示的是
A.社会系统 | B.生态系统 | C.经济系统 | D.资源系统 |
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可持续发展是条件,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 |
B.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目的,强调发展要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
C.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基础,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相调 |
D.在可持续发展中,人的管理调控起到核心作用 |
要在下面的图中甲、乙两县城之间修一条公路,从经济、社会效益综合考虑,四个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日本运输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近年来,日本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是
A.水运 | B.航空 | C.铁路 | D.公路 |
水运在货运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原因有
①河网密布,通航里程较长②经济发展对海外市场依赖严重
③海岸线弯曲,多优良港口④水运运量大,成本低,速度快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