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分析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墨西哥略图
材料二:下表是该国甲、乙两城多年平均气温统计资料
|
1月 |
4月 |
7月 |
10月 |
|
月均温(℃) |
甲城 |
26.4 |
27.1 |
28.5 |
28.0 |
乙城 |
13.4 |
18.2 |
16.2 |
15.5 |
(1)据图和表比较甲、乙两城气温特点的异同,并分析原因。
(2)分析该国的城市分布特点及原因。
读图完成。左图中弧CAB是一段晨昏线,斜线表示黑夜,请据此在右图中绘出晨昏线,并用斜线表示夜半球。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____(快/慢)。有一架飞机从a点飞往b点,走最近航线,其飞行方向的变化过程是先向________,再向________。
中国横渡勇士张健率领队员于当地时间2月25日8时19分入水,历时8小时5分钟,成功横渡新西兰的库克海峡。之后,他们将横渡甲、乙、丙、丁四个海峡或运河,完成对五大洲的连接。据此回答。横渡队员登陆时,北京时间为
A.2月25日16时24分 |
B.2月24日12时24分 |
C.2月25日12时24分 |
D.2月26日20时24分 |
他们将横渡的海峡或运河的名称:
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丁:________。写出图中岛屿或半岛的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阅读北太平洋海域附近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图中A、B两地的年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____地,分析其降水较多的原因。
描述C、D两地气候特征。
2011年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核泄漏事故,简述核污染向B地扩散主要方式。
阅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问题。该地区的地势特征是________,图中甲、乙两处可能发生凌汛的河段是________。
简述甲河段的水文特征。
说出黄河中游段最主要的环境问题,并简述其形成的自然原因。
我国某校“环球探险社团”在暑期进行了网上模拟探险活动,图表示探险区域和探险路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学生在纬度接近的A、B两区域看到的自然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在非洲旅行时所见景观反映自然带的________分异规律。
C探险区存在一个________(高或低)温中心,形成此地区夏季低温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该地区丰富的新能源有________、________。
7月旅游途径C→D→A路段,沿途可能看到的现象有________。
A.印度河流洪水泛滥 | B.巴西草原草木枯黄 | C.白昼越来越长 | D.轮船上的旗子飘向西南 |
图中最有可能在E地拍摄的照片是________,该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