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购物出行空间距离是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对象之一,可以一定程度反映城市商业网点分布的合理性。读我国某市居民购物出行空间距离变化表,回答下列小题。
| |
蔬菜食品类 |
日常用品类 |
服装衣饰类 |
家用电器类 |
| 2001年出行的平均距离(km) |
1.43 |
2.32 |
6.43 |
5.94 |
| 2011年出行的平均距离(km) |
1.12 |
1.55 |
4.52 |
8.04 |
该市居民购物出行空间距离最小的是蔬菜食品类,影响这类商品销售网点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地价 | B.集聚 |
| C.交通 | D.市场 |
该市居民服饰类购物出行空间距离变化可能反映了( )
①服装销售网点增加 ②服装商场的通达性改善
③服装商场品种更多 ④大型服装商场外迁市郊
| A.①② | B.②④ |
| C.①③ | D.③④ |
该市居民家用电器类购物出行空间距离变化最大,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①居民的消费水平大幅度上升 ②居民区随城市发展向外扩散
③家电商家地租支付能力提高 ④家电商场在商业区相对聚集
| A.①③ | B.②④ |
| C.①④ | D.②③ |
读“某区域喀斯特地貌分布图”,据此回答小题。
图示区域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存在明显的东西差异,关于其形成原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植被差异 | B.气候差异 | C.地势差异 | D.地质差异 |
该地区为解决农业用水、人畜用水问题,广泛采用“小水窑工程”,其主要原因是( )
| A.年降水量少 | B.降水变率小 | C.蒸发旺盛 | D.地表径流少 |
读古诗:“五月炎蒸气,三时刻漏长。夏随风里热,梅逐雨中黄”,据此回答小题。“五月炎蒸气”所描述的地理现象是()
| A.夏季潮湿炎热的天气 | B.春季增温快的现象 |
| C.印度雨季来临前的天气 | D.春季潮湿炎热的天气 |
这四句所描述的地区是()
| A.东南沿海 | B.四川盆地 | C.台湾海峡两岸 | D.长江中下游 |
经济全球化反映出了区域的()
| A.整体性 | B.差异性 | C.开放性 | D.联系性 |
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
| B.区域内的某些地理要素往往具有相对的一致性 |
| C.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
| D.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
以下按综合指标划分出来的区域有()
| A.干湿地区 | B.自然区 | C.高原区 | D.热带雨林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