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若③④间的风向为西南风,则图示的环流为( )
A.北半球低纬环流 | B.南半球中纬环流 |
C.北半球中纬环流 | D.南半球高纬环流 |
若③地为南半球极地高压中心,则③④间的风向为( )
A.东南风 | B.东北风 |
C.西南风 | D.西北风 |
①②③④处的气压比较( )
A.③>①>④>② | B.①>②>③>④ |
C.③>②>①>④ | D.③>④>①>② |
气候条件是影响建筑类型、风格的主要因素之一。据此回答(1)-(2)题。我国东南沿海厦门、汕头一带及台湾的骑楼(如图),往往从二楼起向街心方向延伸到人行道上。其主要目的是:
A.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 | 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 |
C.节省建筑材料 | D.便于行人避雨、遮阳 |
适宜的房内光照能杀死或抑制细菌繁殖,满足人体生理需要,改善居室微小气候。在建筑学中,日照条件是指阳光直接照射到房间内的时间长度和光照强度。对同纬度的不同地区而言,下列因素中,与日照条件无关的是:
A.房屋的朝向 | B.房屋之间的间距 |
C.窗户采用单、双层结构 | D.窗户的大小 |
有关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保证街道两侧所有建筑物都有较好的日照条件,街道宜采取南北走向
B: 严重污染大气的工业企业应布局在盛行风的上风向
C:冬季严寒的天气不能转变为宝贵的资源
D:立体农业合理而充分地利用了气候资源
石油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素有经济血液、经济命脉之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石油进口不断增加。2003年我国进口石油约9 000万吨,预计2010年进口将达到14 500万吨。回答(1)~(2)题。针对我国石油进口日益增多的现状,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势在必行。我国石油储备基地应建在: A、西北地区 B.东部沿海地区 C青藏地区 D、内蒙古自治区
除建立石油储备外,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应对日益严峻的石油形势
①调整能源结构,降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 ②调整产业结构,降低能耗水平
③进一步提高节能意识,抓好节能工作④减缓经济发展速度,降低能耗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近百年来,人类所定的铜矿石最低含铜量标准不断降低,使铜矿可采储量不断增加,这反映了
A.自然资源综合性特征 | B.自然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性特征 |
C.铜矿资源具有可再生性 | D.社会需求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
图11是“我国石油消费、生产和出口状况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关于我国石油消费、生产和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量和消费量同步增长 | B.我国消费的石油以国产为主 |
C.1995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 | D.20世纪80年代我国石油自给有余 |
解决我国石油紧缺问题,目前要以采取的措施有
A.限制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 | B.以新能源全面取代石油 |
C.拓宽石油进口渠道 | D.提高石油资源利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