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2米)在海拔3300米以上呈现大小不分、杂乱无章的石块遍布。形成这种地貌景观的外力,最可能是( )
A.流水 | B.风力 |
C.波浪 | D.冰川 |
图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982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A.10% | B.20% | C.30% | D.40% |
20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A.60年代初期 | B.70年代中期 | C.80年代中期 | D.90年代后期 |
1961—2007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A.乡村人口持续增加 | 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 |
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 D.进入郊区化阶段 |
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从发展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
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 | B.更多的休闲时间 |
C.更高的收入 | D.更优的自然环境 |
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 |
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得到缓解 |
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 |
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 |
该城市是
A.南京 | B.深圳 | C.西安 | D.沈阳 |
读甲、乙两国地形剖面图,甲图剖面线为38oN,乙图剖面线为23o26′S,回答下列各题。关于两国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国西部均分布有地中海气候 | B.甲国是世界最大的粮食进口国 |
C.甲国有世界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 | D.乙国有世界面积最大的沙漠 |
关于两国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国种植业的产值明显高于牧业 | B.两国都是世界上主要的农矿产品出口国 |
C.乙国经济支柱是旅游和侨汇收入 | D.甲国工农业发达,乙国经济以农牧业和工矿业为主 |
甲、乙两城市的气候 ( )
A.高温期与多雨期均相同 | B.高温期相同,多雨期不同 |
C.高温期不同,多雨期相同 | D.高温期与多雨期均不同 |
下图是“世界某地区水平衡分布图”,其中水平衡指的是年降水量与年蒸发量的差值,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a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A.温和多雨 | B.干湿季分明 |
C.冬寒夏暖 | D.全年炎热干燥 |
从图中可以判断,该地区()
A.纬度越低,水平衡数值越大 |
B.距海越近,水平衡数值越大 |
C.海拔越低,水平衡数值越小 |
D.赤道地区,位置越东,水平衡数值越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