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
A.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监察 | B.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 |
C.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 | D.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 |
关于下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20世纪联合国亚非拉国家数量表(单位:国家数)
A.80年代联合国亚非拉国家数量迅速增加 |
B.第三世界的力量在六七十年代迅速崛起 |
C.西方国家放弃了对亚非拉国家的扼制政策 |
D.参加不结盟运动的国家日益增多 |
观察图,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 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图中哪两个国家不属于此时期欧共体国家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赫努晓夫从美国种植玉米的成功看到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给畜牧业提供大量饲料的前景,于是大力推广种植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之下,玉米的种植面积迅猛扩大,但由于很多地方因生长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选自《赫努晓夫执政史》)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玉米运动”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A.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 B.生产管理不善 |
C.超越了生产力水平 | D.忽略自然地理条件 |
有人说:“对美国来说,马歇尔计划达到了一箭几雕的目的。”这里的“几雕”是指
①稳定了西欧经济②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③有助于美国商品的输出④把受援国纳入了美国全球称霸的战略轨道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十月革命的亲历者,他在《震撼世界的十天》中写到:“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的“愿望”应该是
A.实现共产主义 | B.推翻沙皇专制 |
C.建立苏维埃共和国 | D.获得“面包”与“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