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其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对我国建国后某个时期的评价甚高:“从经济增长的数字看,……是相当成功的,国民收入年均增长8.9%……具有决定性加速作用”,但是这个成就也是有代价的,它使中国的供求关系由市场机制参与调节的基本平衡转变为国家按计划实行资源配置的“短缺经济”。这一时期指的是( )
A.一五计划时期 | B.大跃进时期 |
C.改革开放初期 | D.中共十四大之后 |
美国在1893年之后出现了长达l0年的大规模企业兼并浪潮。仅1898年就有1208家公司被吞并,股票交易所市场的形成,使的工业股票可以上市交易为企业兼并创造了条件。1900年美国制造业中雇佣人数在500—1000人之间的工厂有1063家,6000—8000人的工厂11家。“企业兼并浪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
B.第二次T业革命的推动 |
C.股票交易市场的建立 |
D.跨国公司的建立 |
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规定,参议院的议员名额每州不论大小,均为两名。众议院议员名额则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5个黑人折合3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上述规定
A.体现了三权分立思想 |
B.为了平衡南北双方利益 |
C.实践了自然法精神 |
D.体现了主权在民原则 |
孟德斯鸠说“当今的政治家们同我们谈论的仅仅是工艺、贸易、财富……在这样的社会中占上风的不是作为民主政体的品德,而是所有人的野心和贪婪,占有的欲望到处蔓延,公共的财富变成了私有财产”。据此孟德斯鸠构思的政治体制的核心是
A.“制约和平衡” | B.“分权” | C.“以人文本” | D.“集权” |
深圳就是这场革命的象征,仅仅用了20多年他就由中世纪跨越到了21世纪,……过去的小广场建立起了加利福尼亚风格的商业中心和大学校园,在中国象深圳这样的城市不是很多,但增长很快,“工业革命”正逐渐向全国扩展,其扩张速度远远超过了l8世纪的英国和l9世纪的美国。材料中的“工业革命”
A.开始于洋务运动 |
B.以共同富裕为主要目标 |
C.打破了新中国初期外交孤立状态 |
D.使中国国家性质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
解放前夕,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占旧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80%,占全国工矿、交通运输固定资产的80%,官僚资本不仅控制着重工业,而且还控制着轻工业、金融业、公路、铁路……新中国成立后,到l949年底共没收官僚资本2858个,之后进行改造。下列对没收官僚资本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内容 | B.使新政权掌握了同家经济命脉 |
C.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 D.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