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贸总协定前七轮谈判,大大降低了各締约方的关税,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以政府补贴、双边数量限制、市场瓜分和各种非关税壁全为特征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这表明( )
A.关贸总协定未能推动贸易自由化进展 |
B.法制化、规范化的贸易体制急需建立 |
C.关贸总协定纵容了贸易保护主义 |
D.世界各国普遍阻挠贸易自由化进程 |
1762年,约翰·威尔克斯开始发行《苏格兰人》报,其中第45期刊出一篇文章,猛烈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并对当时国王乔治三世进行攻击,这使乔治三世大为光火,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威尔克斯本是议员,享有不受逮捕的特权,于是乔治三世又指使下院通过剥夺其议员资格的决议。……各阶层人们开始支持威尔克斯,“威尔克斯与自由”成为当时流行的口号。上述事件发生的主要社会背景不包括
①工业革命的兴起 ②启蒙运动的深入 ③代议制度的完善 ④英王权力的加强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④ |
下图中圈出处我国建交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开始以大国身份走向国际舞台 | B.台湾当局非法占据联合国席位的局面结束 |
C.中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下列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①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②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③“双百”方针——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④《人间喜剧》——19世纪中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尖锐
A.①②③④ | B.①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京师大学堂的管学大臣孙家鼐曾说:“乙未和议成后,士大夫渐知泰西之强……颇有上书言之者”。这里“乙未和议”的结果是
A.允许宁波等地对外通商 | B.允许列强在华开设工厂 |
C.允许列强在华驻扎军队 | D.允许列强享有领事裁判权 |
“制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这一现象,最能说明明清时期的江南手工业:
A.产品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 B.地区、行业间社会分工的发展 |
C.织造技术领先全国其他地区 | D.产品商品化程度比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