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2月18日,美国《纽约时报》报道:“很多人在发现的现场就被杀死了,其中也有与军人毫无关系的人,有伤兵和普通市民。15日,记者在12个小时中,就三次目击集体屠杀俘虏。”该报道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九一八事变 | B.卢沟桥事变 |
| C.日军占领上海 | D.南京大屠杀 |
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言论( )
| 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 B.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 |
| C.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 |
| 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 |
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影响是( )
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④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明清实行禁海政策,长期闭关锁国的根本原因是( )
| A.“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不需要与外国交流 |
| B.是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产物 |
| C.清政府害怕外国人支持汉人进行反清斗争 |
| D.造船技术落后,不适应远洋航海 |
中国历代王朝一向把外国视为夷狄,而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荒服之外,无非藩属,悉我从仆”,造成这种心态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是当时世界文明的中心,周边民族尚未开化 |
B.周边民族是游牧文明, 中国农业文明优于其他文明 |
| C.封闭的地理环境以及由此形成的小农经济造成自大心态 |
| D.这是客观现实的、直接的、真实的反映 |
明朝中后期,松江有“暑袜店有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业,从店中给酬取值”。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松江大多数劳动者成为雇佣工人 |
| B.卖袜店商人直接支配生产,变成包买主 |
| C.松江棉纺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 D.表明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