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我国六省区水稻、小麦、棉花、油菜四种农作物秸秆占本省区秸秆总量的比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例中①、②、③、④依次表示的是(   )

A.水稻、棉花、小麦、油菜 B.棉花、油菜、水稻、小麦
C.油菜、小麦、棉花、水稻 D.小麦、水稻、油菜、棉花

下列对农作物秸秆的处理符合生态农业模式的是(   )

A.秸秆——燃烧——能源
B.秸秆——沼气池——能源和肥料
C.秸秆——原料——造纸
D.秸秆——原料——手工编织产品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调查小纽对某地方圆1000米范围内进行了生态调查,其生态状况如图2所示。据此回答3—4题。

要对该地这种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技术是 ( )

A.RS B.CPS C.GIs D.人工科学考察

控制该生态现象的发展和蔓延,所采取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 )

A.退耕还林
B.退耕还草
C.规定合理载畜量
D.防止过度樵采

读图1,回答1—2题。

该图表达出的含义是 ( )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 )
A.发展方向 B发展水平 C.发展条件 D.生活特点

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29~30题。

a、b、c、d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A.岩浆冷却、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B.外力作用、岩浆冷却、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C.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岩浆冷却
D.变质作用、岩浆冷却、外力作用、重熔再生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然界重要的物质循环,这个循环过程不能导致的结果是:

A.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B.改变地表的形态,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
C.实现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地表的环境
D.通过大量的输送热能来改变大气运动

读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27~28题。

A、B两点的气压状况正确的是
A.A是高气压,B是低气压
B.A是低气压,B是高气压
C.A、B都是高气压
D.A、B都是低气压
图中亚洲东部C点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如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