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记载:“民国的建立并没有带来和平、秩序和统一;相反,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君主复辟运动、军阀割据,以及帝国主义势力加剧。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运动来唤醒国家及人民。”上述材料中,徐中约先生在强调哪一个关键词
| A.沦落 | B.复辟 | C.革新 | D.唤醒 |
智者学派是公元前5一前4世纪希腊的一批收徒取酬的职业教师的统称。他们以雅典为中心,周游希腊各地,对青年进行修辞、论辩和演说等知识技能的训练,教授参政治国、处理公共事务的本领。由此可见,公元前5一前4世纪的希腊
| A.诸侯割据,城邦民主制发达 |
| B.社会剧变,政治派别众多 |
| C.中央集权,重视思想统一 |
| D.思想民主,人文色彩很浓厚 |
郑板桥评价黄慎一幅画:“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由此可见,郑板桥
| A.赞赏绘画的求真风格 | B.肯定作者的忘我精神 |
| C.抨击文化专制的桎梏 | D.赞赏文人画抒情写意 |
隆兴元年,朱熹对宋孝宗进言:“陛下虽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而未尝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是以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下列观点与这一言论思想一致的是
| A.“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 | B.“存天理,灭人欲” |
| C.“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 D.“学者须先立志” |
《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文中的“他们”指的是
| A.儒家学派 | B.道家学派 |
| C.法家学派 | D.墨家学派 |
下列有关19世纪中后期西方各国代议制选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英国首相由议会下院选举产生 |
| B.美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
| C.法国参议院议员通过间接选举产生 |
| D.德意志帝国的最高机构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