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流行语,在新式学堂及学会均以其作为办学创会的口号,实际教学内容和发展目标却偏重于西学。形成此现象的原因是
| A.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力量日益壮大 |
| B.西学已经成为当时国人的共同追求 |
| C.新式学堂和学会创办人多为洋务派 |
| D.以“中学为体”为旗号有利于西学传播 |
中世纪欧洲各国的王权远没有中国皇帝的权力强大,原因是
①天主教会拥有精神和世俗权力
②中世纪的欧洲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王国
③贵族封臣对国王不负有任何义务
④贵族封臣实际上是一种封建割据势力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和激进民主主义(新文化运动时期)思想的评价,哪项不是它们的共同点
| A.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
| B.在中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
| C.是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产物 |
| D.是进步的和爱国的思想 |
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大事件。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都是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 |
| B.都提倡民权和西学 |
| C.都始予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 |
| D.都抨击封建思想文化 |
民国时期的著名记者黄远生说:“盖在昔日,仅有制造或政法制度之争者,而在今日已成为思想上之争。” 事实上,中国近代有些事件兼有制度之争和思想之争,它们是
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
|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主要是
| A.抗争 | B.探索 | C.屈辱 | D.复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