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注】
十日静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分析“江山阅鬓华”中“阅”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简要分析诗作中作者所表达的丰富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客中初夏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睛,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1)这首诗主要描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5个字);初夏天气的总体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4个字)
(2)散文创作有"形散神不散"之说,请用这个说法分析《客中初夏》的"散"与"不散"。(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①首句写诗人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这一句的观察顺序是____;使画面具有动感的关键词是__;第二句写塞上"孤城"及环境。从表现"孤城"的角度看,这一句运用了_的手法。(3分)
②这首诗如一幅画卷。如果说"孤城"是"画卷"的主体部分,那么首句与"孤城"是什么关系?
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意境。(2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 梅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你觉得颔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
(2)诗人早年曾热心于功名,颇有抱负,然而科举失利,时有怀才不遇之感。尾联语意双关,"望春台"既指京城,又似有望春的含义。诗人这样写,含蓄地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愿?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孤雁二首(其二)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矰缴(zēng zhuó)古代射鸟用的拴着丝绳的箭。
这首诗题为"孤雁","孤"是全诗的关键。可是,诗中只在最后一句才点出这个字。你认为诗中除了"独"字之外,还有哪些地方表现出"孤"字?试举两例说明。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
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及未休兵。
(1)简述这首诗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环境。
(2)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