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粗犷kuàng挣脱zhèng氛围fèn庇护bì |
B.瘠薄jí无垠yín干瘪biē缱绻qiǎnjuǎn |
C.澎湃péng绯红fēi觇视chān摒弃bìng |
D.傫然lěi褶皱zhé剔透tì蹩进bié |
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思想感情的瞬息万变,波澜叠(迭)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荡(宕),跳跃发展,在这首诗里被完美地统一起来。 |
B.巴尔扎克曾说,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踮(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
C.前些年,抨击全国统一高考“一刀切”,抹杀地方教育个性,不利于开展素质教育的声音甚嚣尘上,由此拉开了全国各省高考自主命题的大幕。 |
D.这是一个只有夜晚的人的真相:他无法相信色采(彩)斑斓的,哪怕是虚拟的白天。尽管偶尔到来的有关美好的人与事业曾让他有过短暂的惊讶。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恰当的排列顺序是()
“马兰不择地,丛生遍原麓”,长江流域的田埂.沼泽.湿润的土地上,生长着这种并不起眼的植物。后来我晓得李时珍没有骗中国底层百姓:马兰可破宿血,养新血、止鼻血、吐血、合金疮……
①民间有许多事我不明其理,却早约定俗成,并且一代代相沿成习。
②我割过几年草,喂羊。
③我会摘一种椭圆形的草叶子,捻搓几下,等它变色有湿润感时,敷在伤口上,管用。
④镰刀游走青草腰间发出咝咝声响。
⑤在不平整的地面上,我左手的指头不止受过一次伤,血流不止。
下面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红楼梦》的序幕由前四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比如第二回就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介绍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关系,展现了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 |
B.《家》中的觉慧是一个封建专制叛逆者的典型,对爱情生活有自己的追求,同情受压制的青年,如暗中帮助觉民逃婚,帮助兄弟离家出走。 |
C.《边城》展现出一个诗意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然而最终美好的一切只能存留在记忆里:天保与傩送一个身亡,一个出走,祖父也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死去,一个顺乎自然的爱情故事以悲剧告终。 |
D.在骗女儿的继承权并要女儿签字时, 葛朗台“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一刻也不停地抹着。”这里的“转”和“抹”深刻地揭示出葛朗台贪婪、自私、焦虑的心理,反映出他爱财如命的本质。 |
E、《老人与海》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老人梦见狮子,作者这样安排主要目的是让屡遭厄运、孤独贫困的老人,能从百兽之王狮子身上汲取力量,不断进取。
对《念奴娇昆仑》这首词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念奴娇昆仑毛泽东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A.“横空出世”,横在空中,高出人世;“莽”,苍莽无际;“阅尽”,看尽了,经历了。首句从空间角度,表现昆仑山的雄伟、阔大。 |
B.“飞起玉龙三百万”,形容披雪的群山连绵起伏,像千条万条玉白色的巨龙在飞舞。“三百万”,数词虚指用法,形容很多。 |
C.“安得倚天抽宝剑”,“安得”,怎么能。“倚天抽宝剑”,即抽出倚天的宝剑。“倚天”,形容剑极长,靠在天上。 |
D.“把汝裁为三截”,形象地写出了改造自然的巨人形象。“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写昆仑山经过全人类的改造,化害为益,全世界人民“凉热”共享。 |
对《沁园春雪》这首词中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沁园春雪毛泽东
1936年2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娇绕。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A.“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莽莽”,本指草木茂密的样子,这里形容大雪无边无际的样子。 |
B.“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竞”,争着。“折腰”低头弯腰,与陶渊明“不能为五斗米折腰”中的“折腰”,意思相同。 |
C.“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稍逊”,稍微差一点。“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采。 |
D.“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风流人物”指在一定的时代中,对社会发展具有极大影响的杰出人物,诗中指当今时代的无产阶级英雄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