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后面问题。
玉 楼 春
欧阳修
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
栏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蜘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上片是如何写时序变化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下片前两句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试分析下片后两句的抒情特色及效果。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菩萨蛮塞上秋望
(清)冯云骧
龙沙落日山衔水,登台怅望寒云里。猎骑返城西,秋风大将旗。
飞蓬迷鸟路,白雁哀鸣去。绝塞易黄昏,孤城早闭门。
①词的上阕通过哪些意象呼应了词题?这些意象的描写有何作用?
②一般说来,词的下阕应抒发情感,可文中却看不到抒情的句子。请通读全词,说说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踏莎行
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1)作者在本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本词在景物描写上有哪些特点?选择其中一种(情景交融除外)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上邪
汉乐府民歌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以上两首诗同写对爱情的坚贞、执着,但是语言风格迥异:前一首风格是,后一首风格是。
(2)两首诗的艺术技巧也不相同:前一首主要用方法,后一首综合运用了___________等方法。其好处分别是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夏竦
镇日无心扫黛眉,临行愁见理征衣。尊前只恐伤郎意,阁泪汪汪不敢垂。
停宝马,捧瑶卮。相斟相劝忍分离。不如饮待奴先醉,图得不知郎去时。
①这是一首送别词,作者假托—个女子的身份、口气,抒写她与爱人分别时的离情别绪,清代词学理论家陈廷焯评价此间:“语不深而情深,千古离别之词,以此为最。”请问词的上阕表现了女子怎样复杂的心情?(4分)
②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出语不凡,感人至深,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房春事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转千匝绕郡城。
[注]山房:士大夫的别墅;春事:春天的景色。该诗写于安史之乱后
(l)分别概括这两首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这两首诗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相同点?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