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而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或硅胶 |
| B.小苏打是制作馒头和面包等糕点的膨松剂,还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
| C.2010年11月广州亚运会燃放的焰火是某些金属元素焰色反应所呈现出来的色彩 |
| D.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材料,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材料是钢铁 |
25℃和101 时,乙烷,乙炔和丙烯组成的混合径32mL与过量氧气混合并完全燃烧,除去水蒸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气体总体积缩小了72 ,原混合烃中乙炔的体积分数为()
| A. | 12.5% | B. | 25% | C. | 50% | D. | 75% |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 操作和现象:向装有 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 ,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结论: 分解成了 |
| B. | 操作和现象: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 ,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 浊液,加热,没有红色沉淀生成。结论: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 |
| C. | 操作和现象: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 ,加热至170℃,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 溶液,紫红色褪去 。 结论:使溶液褪色的气体是乙烯 |
| D. | 操作和现象:向饱和 中通入足量 溶液变浑浊结论:析出了 |
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有
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①将钾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②0.1
乙溶液中
0.1
;③像丙溶液中滴入
溶液有不溶于稀
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 钾溶液含有 |
| B. | 乙溶液含有 |
| C. | 丙溶液含有 |
| D. | 丁溶液含有 |
25℃时,在等体积的① =0的 溶液、②0.05 的 溶液、③ =10的 溶液、④ =5的 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 |
1:10:10
:10
|
B. |
1:5:5
10
:5
10
|
| C. |
1:20:10
:10
|
D. |
1:10:10
:1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一定存在共价键 |
| B. | 分子中含两个氢原子的酸一定是二元酸 |
| C. | 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
| D. | 元素的非金属型越强,其单质的活泼性一定越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