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卤族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很多,一氯化碘(ICl)、三氯化碘(ICl3),由于它们的性质与卤素相似,因此被称为卤素互化物。请利用所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卤族元素位于周期表的     区 I-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     
(2)已知高碘酸有两种形式,化学式分别为H5IO6  和HIO4,前者为五元酸,后者为一元酸。请比较二者酸性强弱: H5IO6   HIO4.(填“>”、“<”或“=”)。H5IO6中α键与π键的个数比为    
(3)已知CsICl2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倾向于生成晶格能更大的物质,则它按下列     式发生。A.CsICl2=CsCl+ICl       B.CsICl2 ="CsI" +Cl2
(4)用海带制碘时,生成的粗碘中常混有ICl,可加入KI加热升华提纯,
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ClO2的空间构型为    型,中心氯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6)已知CaF2晶体(见图)的密度为ρg/cm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距离最近且相等的两个Ca2+核间距为a cm,则CaF2的摩尔质量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溴乙烷在不同溶剂中与NaOH发生不同类型的反应,生成不同的反应产物。某同学依据溴乙烷的性质,用右图实验装置(铁架台、酒精灯略)验证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产物,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实验操作Ⅰ:在试管中加入5 mL 1 mol/L NaOH溶液和5 mL 溴乙烷,振荡。
实验操作II:将试管如图固定后,水浴加热。
(1)用水浴加热而不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时,表明溴乙烷与NaOH溶液已完全反应。
(3)鉴定生成物中乙醇的结构,可用的波谱是___________。
(4)为证明溴乙烷在NaOH乙醇溶液中发生的是消去反应,在你设计的实验方案中,需要检验的是____________,检验的方法是(需说明:所用的试剂、简单的实验操作及预测产生的实验现象)。

今有化合物:

(1)请写出丙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2)请判别上述哪些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3)鉴别乙的方法(指明所选试剂及主要现象即可):
(4)请按酸性由强至弱排列甲、乙、丙的顺序:

有下列几组物质,请将序号填入下列空格内:

A.CH2=CH-COOH和油酸(C17H33COOH)
B.12C60和石墨
C.
D.35Cl和37ClE、乙醇和乙二醇

①互为同位素的是;②互为同系物的是
③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④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⑤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体,也不是同素异形体,但可看成是同一类物质的是

固定和利用CO2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工业上有一种用CO2来生产甲醇燃料的方法:CO2(g)+3H2(g)CH3OH(g)+H2O(g)+49kJ。某科学实验将6molCO2和8mol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实线所示。a,b,c,d括号内数据表示坐标.
(1)0~a,a~b,b~c,c~d四段中,平均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_ ,该时间段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___。
(2)平衡时CO2的转化率是多少?反应前后容器内的压强比时多少?(请按计算题格式在答题卡上作答)
L)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铝电极在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编号
电极材料
电解质溶液
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
1
Mg、Al
稀盐酸
偏向Al
2
Al、Cu
稀盐酸
偏向Cu
3
Al、C(石墨)
稀盐酸
偏向石墨
4
Mg、Al
氢氧化钠溶液
偏向Mg
5
Al、Zn
浓硝酸
偏向Al

试根据表中的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和2中Al所作的电极(正极或负极)(填“相同”或“不相同”)。
(2)实验3中负极反应式: ;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实验4中铝作    极,电极反应式: 
(4)解释实验5中电流计指针偏向铝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