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2+、Mg2+、H+、OH-、Cl-、HCO3-、SO42-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②0.1mol/L乙溶液中c(H+)=0.2mol/L;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甲溶液含有Ba2+ | B.乙溶液含有SO42- |
C.丙溶液含有Cl- | D.丁溶液含有Mg2+ |
某温度下,FeB(s)Fe2+(aq)+B2-(aq)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sp= c(Fe2+)·c(B2-),FeB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对应的Ksp等于b点对应的Ksp |
B.d点无沉淀生成 |
C.可以通过升温实现由c点变到a点 |
D.此温度下,FeB的Ksp=2×l0-18mol2·L-2[ |
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盐溶液的浓度越大,盐的水解程度越大 |
B.室温下,CH3COOH分子不可能存在于pH=8的碱性溶液中 |
C.向pH=6的蒸馏水和c(H+)=10-6mol/L的稀盐酸中分别投入大小和形状相同的金属钠,反应刚开始时,产生H2的速率相同 |
D.相同温度下,pH=2的氯化铁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pH=l的硫酸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 |
工业上以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O·Cr2O3)、碳酸钠、氧气和硫酸为原料生产重铬酸钠(Na2Cr2O7·2H2O),其主要反应为:
高温
①4(FeO·Cr2O3)+8Na2CO3+7O28Na2CrO4+2Fe2O3+8CO2
②2Na2CrO4+H2SO4Na2SO4+Na2Cr2O7+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和②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
B.Na2CrO4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7 |
C.反应①的氧化剂是02.还原剂是FeO·Cr2O3 |
D.反应②中生成1mol的Na2Cr2O7时共转移7mol电子 |
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气体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2C(g),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A.30min时降低温度,40min时升高温度 |
B.8min前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8mol·(L·s)-1 |
C.反应式中的x=l,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
D.20min~40min间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均为4 |
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三点溶液的pH: c<a<b |
B.a、b、c三点醋酸的电离程度:a<b<c |
C.若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a处溶液的pH,测量结果偏大 |
D.a、b、c三点溶液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c<a<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