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证明DNA是“注入”细菌体内的物质,可用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
B.侵染过程的“合成”阶段,以噬菌体的DNA作为模板,而氨基酸、核苷酸、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细胞提供 |
C.该实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若要证明,需用分离出的蛋白质与细菌共同培养,再作观察并分析 |
D.若用32P对噬菌体双链DNA标记,再转入培养有细菌的普通培养基中让其连续复制n次,则含31P的DNA占子代DNA总数的比例为1 |
育种专家用高秆抗锈病水稻与矮秆不抗锈病水稻杂交,培育出了矮秆抗锈病水稻,这种水稻出现的原因是
A.基因突变 | B.基因重组 | C.染色体变异 | D.环境条件的改变 |
下列各项措施中,能够产生新基因的是
A.高秆抗病小麦与矮秆不抗病小麦杂交 |
B.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得到四倍体 |
C.用花药离体培养小麦植株 |
D.用X射线处理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
2009年春晚,我国航天科研工作者手捧“太空花”展现于国人面前。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培育“太空花”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
B.从飞船上带回的实验植物并非都长成如愿的美丽“太空花” |
C.“太空花”是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物种 |
D.“太空花”的出现丰富了自然界的基因种类 |
下列哪一组物质是RNA的组成成分
A.脱氧核糖核酸和磷酸 | B.脱氧核糖、碱基和磷酸 |
C.核糖、碱基和磷酸 | D.核糖、嘧啶和核酸 |
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
B.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 |
C.单倍体生物体细胞中不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
D.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唯一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