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证明DNA是“注入”细菌体内的物质,可用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
B.侵染过程的“合成”阶段,以噬菌体的DNA作为模板,而氨基酸、核苷酸、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细胞提供 |
C.该实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若要证明,需用分离出的蛋白质与细菌共同培养,再作观察并分析 |
D.若用32P对噬菌体双链DNA标记,再转入培养有细菌的普通培养基中让其连续复制n次,则含31P的DNA占子代DNA总数的比例为1 |
体液是动物及人体内含有的液体,它包括
①细胞内液②血浆③淋巴④组织液⑤消化液
A.①③⑤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血浆成分渗出毛细血管就成为组织液 |
B.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 |
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 |
D.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壁就成为组织液 |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人体自身调节实现 |
B.包括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
C.包括pH的调节,血糖的调节 |
D.体温的调节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范畴 |
人体血液的pH7.35~7.45,能维持pH范围而变化不大,主要是因为血液中含有下列哪对物质
A.NaCl——HCl | B.NaHCO3——H2CO3 | C.NaOH——HCl | D.NaHCO3——NaCl |
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
A.精子进入输卵管腔 |
B.牛奶被饮入胃中 |
C.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 |
D.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组织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