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某种微生物体内某一物质代谢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酶活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丁物质既是酶③催化生成的产物,又是酶③的反馈抑制物 |
B.戊物质通过与酶④结合导致酶④结构变化而使其活性下降 |
C.若此代谢途径的终产物不断排出菌体外,则可消除丙物质对酶①的抑制作用 |
D.当丁物质和戊物质中任意一种过量时,酶①的活性都将受到抑制 |
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 | B.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 |
C.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于父亲 | D.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
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的四种说法,请你判断()
①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②基因型为AaB的绵羊可能产生aY的精子
③高茎豌豆(Dd)产生的雌雄配子种类相同,雌雄配子比例接近1:l
④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改变一定会引起遗传性状的改变
A.有一种说法对 | B.有二种说法对 | C.有三种说法对 | D.有四种说法对 |
下关于果蝇的基因、DNA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个染色体上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 |
B.一个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并且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
C.果蝇的白眼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X染色体片段 |
D.DNA和基因的基本单位是相同的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孟德尔选用豌豆做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具有明显的易于区分的健状 |
B.生物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
C.生物体遗传的不是性状的本身,而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
D.杂合子自交后代表现出来的性状称为显性性状 |
离体培养的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经紫外线诱变处理后,对甘氨酸的吸收功能丧失,且这种特性在细胞多次分裂后仍能保持。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细胞对甘氨酸的需求发生了变化 |
B.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缺失或结构发生了变化 |
C.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导致通透性降低 |
D.诱变处理破坏了细胞中催化ATP合成的相关酶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