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P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攀登的最大高度不超过____米,陡崖崖顶高度范围为____米。
(2)图中a处附近等高线向右凸出,其地形名称是____;若b处附近等高线数值为400,则b处地形为____。
(3)图中c、d两处可能发育有河流的是____,河流流向大致是____。
(4)简述图示区域地形特征。
阅读日本河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共14分)
材料一: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为3000毫米,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
材料二:日本专门设有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该机构负责河流管理与流域综合开发,主要工作是:①用水权的管理与水权费的征收等;②河流设备设施的维护;③……
(1)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
(2)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
(3)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比较少,解释其原因?
(4)为何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区?
读东南亚图,回答:(共17分)
(1)该区有“东方的多瑙河”之称的 ,在我国境内名叫 。
(2)2006年5月29日,印度尼西亚爪哇省发生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该区多地震的原因?
(3)图中A、B两图能反映④所在地区气候类型的是。
(4)湄公河河道治理的时间为什么选择在11月至次年4月之间进行?
(5)东南亚有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而该区种植水稻有利和不利条件有哪些?
(6)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是,城市主要分布在,其分布的有利条件?
2010年暑假期间,我国东部某省的光明中学组织地理夏令营活动。下图为同学们经过几天考察绘制的该地局部地形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是夏令营成员考察期间的宿营地选址,最为合理的是________处,原因是什么?
(2)夏令营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将考察结果服务于生产。乙村村民把图中M处开发成了梯田,这种开发建设是否恰当?请你说明理由。
(3)由于绘图同学的粗心,图中有一处等高线数值被标错,请指出并给出正确数值。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2月26日发布的“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 8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7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 608万人,出生率为12.14‰;死亡人口935万人,死亡率为7.06‰;自然增长率为5.08‰。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0.56。
材料2:我国未来五十年人口发展趋势预测图
材料3: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进入“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
材料4: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时期变动情况图(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值,通常用女婴数为100时所对应的男婴数来表示)。
(1)材料1和材料2反映现阶段我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 型,我国人口数量今后将维持 趋势。
(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预计2015年前后,我国达到“人口红利”高峰,“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3)材料4反映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有何变化特点?谈谈此现象产生的原因及由此产生的后果。
阅读下列表格,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距海岸带不同距离的人口分布
材料二: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
(1)请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总结我国人口分布的规律。
(2)请从自然、社会经济等角度分析川、黔、滇地区贫困人口较多的原因。
(3)从环境人口容量角度出发,说明能否向西藏进行大量的人口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