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非常明显,下图为我国某种主要农作物不同省份的农时图,其中时间为该农作物最迟的播种和收获时间,读图完成以下问题。据图分析,与相近纬度相比,甲省该农作物生长时间长短及影响因素正确的是( )
A.短、热量 | B.长、热量 |
C.长、光照 | D.短、光照 |
在该农作物收获季节,乙地区最有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是( )
A.连续降水带来的洪涝 | B.台风肆虐 |
C.寒潮频繁来袭 | D.受副高控制下的伏旱 |
人们经常使用的水资源是指
A.水圈内的水量总体 | B.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
C.陆地上的水量总体 | D.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
按成因洋流可分为
A.寒流、暖流、密度流、补偿流 | B.风海流、补偿流、潮汐流 |
C.密度流、风海流、补偿流 | D.波浪流、潮汐流、寒暖流 |
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A.大陆轮廓和岛屿的分布 | B.海水温度与密度分布不均 |
C.地球自转偏向力 | D.盛行风 |
下列关于甲、乙两幅图所示区域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稠密,自然增长率都较高 | B.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
C.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 D.城市群目前发展迅速 |
某地理爱好者在我国某城市固定地点观察日落景象,每次他都用相机多次曝光后再将多幅影像叠加起来,形成一幅日落轨迹图。依上述拍摄手法,他在某天(地方时18时1 7分日落)拍摄日落轨迹Yl,经过一段时间后的某日(地方时18时38分日落)在原地又拍摄了一次,得到日落轨迹Y2,将两次的日落轨迹重叠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若他第一次拍摄日落轨迹那一天的正午太阳高度是67°,则该地纬度最接近
A.40° N | B.35°N |
C.26° N | D.19°N |
他两次拍摄日落轨迹的日期可能分别是
A.4月5日、5月4日 | B.7月1日、8月1日 |
C.9月10日、1 0月9日 | D.11月8日、1 2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