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G河流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说明G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 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下图所示)。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塌、滑坡灾害。

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三江并流地区图

资料二:三江并流地区面积占中国的0.4%,却容纳了中国20%的高等植物种和25%以上的动物种,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1)说出三江并流段河流的基本流向,并说明判断理由。
(2)根据资料二,简析该区域生物多样性丰富的自然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对该地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的主要人类活动方式。
(4)日前,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宣布将在该区域建设4座巨型水电站。简述大规模水电开发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河流所属的水循环环节。根据图中②、③两处的地貌类型,说出其成因并据此简述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由于人口增长,图中①、④两处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简述这一现象的发生对当地气候或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任选其一回答),并说出这种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所体现出的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煤矿透水事故是指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裂隙、断层、塌陷区等各种通道无法控制地涌入矿井工作面,造成作业人员伤亡或矿井财产损失的水灾事故。
(3)若图中甲、乙两处为地下采煤矿区,请写出易发生透水事故的地区,并说明原因。
(4)若图中丙、丁两地是地震高发区,根据自然灾害的关联性特点,分别写出⑤、⑥两地极易诱发的自然灾害。

读“我国部分地区某时地面天气形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A地处于天气系统控制下,天气状况是
(2)图中虚线(a,b、c)附近易形成冷锋的是,b系统过境后的天气是
(3)图中①②③④地中,风速最大的是,判断的理由是
(4)根据上面的天气形势图作出的天气预报正确的是 ( )

A.东北地区天气晴朗 B.塔里木盆地吹西北风
C.内蒙古高原东部为阴雨天气 D.华北平原盛行东北风

(5)如果该天气形势出现在春季,那么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有可能出现____等灾害性天气。

如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有一公路沿河兴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河流AB段的流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若图中AB段的图上距离为2.5厘米,则AB段实际距离为___________米
⑶若河水暴涨,最可能被水冲毁,使行车受阻的路段是()

A.甲 B.乙 C.丙 D.丁

⑷若要安排露营活动地点,就地形、水文特征判断,WXYZ最不适宜的地点是________。
⑸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