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城市2013年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完成下列问题。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是( )
A.女性人口少于男性人口 |
B.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
C.以青壮年人口比重最大 |
D.与该市原有人口的年龄构成相似 |
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 )
A.缓和了当地就业的紧张局面 |
B.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
C.减少了该市被抚养人口的数量 |
D.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
读“世界某地区地形分布图”,回答20~21题。O地和P地沿岸气候差异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 B.洋流 | C.大气环流 | D.海陆位置 |
关于图中R河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月该河流处于丰水期 |
B.下游每年都有凌汛 |
C.该河流域内地形起伏不大,水能很少 |
D.一般情况下,该河河床西岸较陡,东岸较缓 |
读甲乙丙丁四个国家的有关特征图,回答18—19题。与甲乙丙丁四国特征相符的是( )
A.印度、日本、澳大利亚、索马里 |
B.澳大利亚、索马里、日本、印度 |
C.日本、印度、索马里、澳大利亚 |
D.索马里、澳大利亚、日本、印度 |
图中箭头所示,最有可能的是( )
A.①表示劳动密集型工业的转移 |
B.②表示资源和能源的输出 |
C.③表示技术密集型工业的转移 |
D.④表示资金密集型工业的转移 |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16—17题。关于图中P处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距河流近,热容量大,一月气温高 |
B.山地地形,地势较高,气温较低 |
C.河谷地带,地势较低.气温较高 |
D.靠近冷空气源地,气温较低 |
图中Q处降雪日数不同于同纬度附近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该地气温高,不易形成降雪天气 |
B.深居内陆地区,水汽难以到达,降雪少 |
C.该地没有凝结核,缺少成云致雨的条件 |
D.山地地势高,气温低,易形成降雪天气 |
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14~15题:根据雨带在I、III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A.4~6月 | B.6~7月 | C.6~8月 | D.5~8月 |
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
A.南旱北涝 | B.南北皆旱 |
C.南涝北旱 | D.南北皆涝 |
下图为沿某条经线的我国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11~13题。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
B.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
C.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
D.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
图中①②③④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①处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 B.②处千沟万壑,地表破碎 |
C.③处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 D.④处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崎岖 |
图中①②③④地形区发展农业条件及面临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 |
B.②处地势平坦,红壤广布,土层贫瘠 |
C.③处灌溉水源充足,夏季常受台风侵袭 |
D.④处土壤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 |